撰文:光电所硕士班学生陈世昌
或许是因为上欧洲餐馆的费用都很高,学生们普遍都选择去酒吧聚会,而不像在台湾时会约在餐厅吃饭聚餐,因此,酒吧是个很好认识新朋友的地方,我们也在那里结交了不少外国朋友。初到根特时,我总是习惯和其它台湾朋友一起参加聚会,后来比较能驾驭语言时,我们便尝试独自去结交新的朋友。整体而言,我所认识的外国朋友们(交换学生居多)都非常热情健谈,尤其是南欧国家的朋友们,如意大利和西班牙,见面时也都会握手拥抱,有的更会像电影中用碰脸颊来打招呼,对于在相对保守的文化中长大的我,老实说第一次遇到的当下有点惊讶,不过后来也渐渐能接受这种西方社交礼仪。也因为认识的外国朋友们都来自许多不同的国家,例如爱沙尼亚﹑意大利﹑斯洛维尼亚﹑瑞典……等,大家都是基于对他国文化有兴趣才会选择当交换学生,相处时总是有许多聊不完的话题,他们对于中华文化也都非常感兴趣,有一位西班牙朋友更是把我问倒了,反倒由他来教导我「茶」的学问,也学习到原来我们平常所讲的「红茶」其实是一个很粗糙的说法,因为在茶叶的分类里,真的有一门包含了像是普洱茶之类的「红茶」类别。另外,也有不少外国朋友都听过「台湾」这个名字,有些人甚至知道台湾和中国大陆之间的矛盾,这着实让我十分钦佩他们的国际观。
因为EMSP计划规定的关系,与我们同年级的同学们大多都在其它伙伴学校就读及进行论文研究,所以我们在修习专业科目时的外国同学几乎都是大陆人,他们来自于大连理工,也是EMSP计划的一员。因为少了语言的隔阂,和他们相处起来相对容易,记得在去年寒冷又细雨绵绵的11月份时,因为课程需要而前往安特卫普的某研究机构参观,结束后的晚餐时间就有人提议一起去中国城内吃火锅,我们共十几个人就在热呼呼的火锅蒸气中无所不谈,十分愉快,而在之后的相处中,也发现其实他们这些新生代就跟我们一样,都会有平常爱偷懒耍废然后在考试前崩溃念书的时候,而不是传统刻板印象中无时无刻都在死命念书的样子。此外,对于两岸之间的政治议题也大多都很有默契地避而不提,似乎没有像报章杂志铺陈的那样敏感与针锋相对。
在与师长的相处方面,由于我的研究团队没有各自的实验室,因此除了在无尘室内进行实验及每周固定1~2次的meeting之外,基本上不太常碰面,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对我的关心,相反地我们的邮件往来非常频繁,也常常会在meeting结束后聊聊我在UGent的生活,更甚至后期在撰写论文准备要口试时,我的学长(Supervisor)还主动帮忙我把关硕士论文每一个章节的写作,也帮我找了许多其它不同领域的博班学长进行口试预演,修正我的口试内容的缺失,事后经过仔细思考,才发现学长虽然在平时meeting时总是不断给我许多很严谨的要求,但其实心地很善良也很用心,确确实实帮我在这一年内成长很多。另一方面,和教授们相处起来的距离感也比在台湾的小,在课堂结束时都会主动找我们聊天,关心我们的近期生活及未来规划,若有问题时也都会很亲切地与我们讨论,整体而言,EMSP很像是一个团队而不单单只是个系所。【精彩内容,下期待续~】
撰文:光电所硕士班学生王怡文
修课的时候认识的同学们,除了平时遇到时打打招呼、下课的时候闲聊两句,不然就是一起做实验、做报告和准备考试的时候会有比较多互动。其实就跟在台湾的时候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在国外你跟你的同学朋友们是用英文来沟通,而在台湾是用中文。真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英文程度还没有好到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或是有时候想说的话会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说,我个人觉得这是沟通上最大的困难。虽然不那么简单,但是透过聊天,还是可以听到许多有趣的事,更加了解其它地方的风土民情。
除了系上的课程,我也有修过三个月的荷兰文,来上课的学生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专业,而同时课程也有许多机会用蹩脚的荷兰文和英文来和彼此聊天。在这个班上课的感觉很微妙,班上除了我和晏翔,其它人都是来自不同国家的欧洲人,他们对欧洲的文化、历史、节庆、风俗习惯都很熟悉,虽然来自不同国家,但是彼此之间会有一种共识的那种感觉,就像是华人社会里总是会有一些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一样。相对的,他们对于台湾,甚至是整个华人世界的历史、风俗、文字等等都不甚了解,也因为文化上的不同,他们会对这些充满兴趣,但有时候又会不太能理解。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其实也是这样,这也是聊天有趣的地方所在,因为不理解而所有隔阂,但却也因为不理解才有试着去理解的趣味。记得有一次分组练习对话后的空闲时间,我和晏翔跟同组的人介绍中文字,一开始我们写了自己的名字,在他们眼中这就好像一个一个方块的图像一样。接着我们试图跟他们说明有些文字是由象形的原则造出来的,像是有三点水的字都是和水有关的、森林是充满木头的地方…...等等,没想到他们竟然也听得津津有味。更有趣的是,他们问我们,如果用中文写下一个句子,最快可以写多快?既然他们都开口问了,我当时就随手迅速地写下了「我觉得上课好难好累」之类的话,没想到他们也看得目瞪口呆,好像我在进行什么玄妙的创作一样。这也让我感到印象深刻,因为一些我们从小接触、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其它人的眼中竟是完全不同的样貌。后来过年的时候,我们决定写张中英对照的卡片送给同组的两个人,拜年之余顺便介绍一下成语和吉祥话,否则如果他们对中文的印象只剩下我对上课的感叹,岂不是太可惜了。
当然除了上课之外,旅游时也可以认识一些在当地生活的人,进而多了解一些当地的事。我个人出去玩很喜欢住民宿,透过居住环境、建筑、和民宿主人攀谈聊天,除了获得有用的旅游信息,也可以细细体会一个地方的生活方式、饮食文化和价值观…...等等,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也能算是旅游中预期之外的收获。【精彩内容,下期待续~】
撰文:光电所硕士班学生许晏翔
比利时位处欧洲交通枢纽,夹在德、法、荷三国之间,其文化自然深受这三国影响。因其复杂的历史地理及政治等因素,致使比利时以三种官方语言区分出三大行政区:即荷语区、法语区、德语区,而首都布鲁塞尔更是双语(荷、法)区,其内部族群、文化、生活习惯之多元程度可见一斑;而身为欧盟创始国之一,比利时也经常是国际关注的焦点,其内部各族群与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亦经常被国际社会视为欧洲政治整合的借鉴,因此比利时又有「小欧盟」之称。
根特位于比利时荷语区,学生人数占10%以上,是个典型的大学城,国际化程度相当高。在这里,几乎可以用英文应付生活大小事,与年轻一辈的本地人用英语沟通几乎是零障碍。虽然用英文沟通很方便,但在根特大学就学期间,为更深入了解比利时的文化与生活,我报名参加了短期的荷兰文入门课程,与来自法国、意大利、瑞典、葡萄牙、利比亚等国家的同学一起学习基础荷兰文。或许校方预设大部分报名参加荷兰文入门课程的同学母语都属于欧洲语系,所以上课进度飞快,从第四周开始就全用荷兰文授课,这对于来自非欧洲国家的同学们而言是相当大的挑战。课程结束后,虽然无法将老师上课教的内容应用自如,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荷兰文,如菜单、路标、超市的特价传单,渐渐地开始看得懂了;与当地人—如超市店员、公交车司机、肉铺老板、路上行人—的对话,也从100%英文转换成掺杂少许荷兰文关键词的荷兰腔调英文。从当地人的言谈举止中我慢慢发现,人们开始对我更加亲切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了,有些比较热情的对象甚至开始用荷兰文批哩啪啦讲一大串(我当然听不懂),生活中因此多了许多乐趣。常有人说:「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就会认识一个新的世界」,果真是如此。
在根特求学期间,适逢欧洲杯足球赛。从预赛开始,整个城市的气氛就变得相当不同:超市开始贩卖加油商品,各家厂商争相推出比利时国旗配色包装的啤酒、衣服、零食以及其它生活日用品(价格硬是比普通商品贵个几成),比利时代表队球员的肖像开始出现在街头广告牌、公交车广告上,在大学生经常光顾的酒吧街(Overpoortstraat),各店家开始挂上国旗以及支持球队的各种旗帜,整个大学城充满祭典氛围。随着赛程进展,比利时屡创佳绩,这种感受更加明显。八强赛的晚上,整个城市相当安静,教授提早下课、公司提早下班。街上少许行人边走边看手机的直播,大多数人都已经和亲朋好友待在酒吧或家里,啤酒、零食准备齐全,为球队加油。在自己的宿舍里,我甚至不需要打开计算机看直播,单纯从街上传来的人声就能掌握赛事的进展:进攻时兴奋的喧闹加油声、逮到好机会却进攻失败的失望吼叫、被对方进球的难过哀号、终于得分的欢声雷动…...。最后比利时止步于八强,身为一个外国人,我竟然有点失望,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祭典感染力吧。整个过程是我首次亲身体会到欧洲人对足球的热情,这种身历其境的文化体验,相较透过网络收看直播来得真实许多。【精彩内容,下期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