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光电所硕士班学生陈帛钧
在比利时半年多的时间,除了硕士班的忙碌研究之外,我也一直在找寻当地的实习机会,想藉着在欧洲的这一年,可以有机会实习,更了解不同国家的工作文化等等。从一月多寒假结束之后、到达比利时布鲁塞尔开始,我就有陆续注意工作实习的机会,总共参加了三个不同的Job Fair。一个是VUB(布鲁塞尔荷语区自由大学)办的Job Fair,位置也就在我的学校VUB的礼堂里,如下图左海报,再来就是根特的IEEE Job Fair,以及鲁汶的比利时理工科最大的VTK Job Fair,在不同的Job Fair中投递自己的CV给不同的公司,并且和公司的主管对谈,了解更多不同职缺有关的事情。关于写英文CV以及比利时的CV惯例,我有到VUB 的Career Center去咨询,里面的工作人员很热心地帮助我修改履历,也提供我很多关于Job Fair的信息。其中鲁汶VTK Job Fair的场地非常大,约与南港展览馆的场地差不多,当天容纳近百家公司的摊位。在活动之前要先报名,并且注明自己是哪种分类领域的工程师类别。活动当天进去之后,要领取一个根据不同的工程师类别区分特定颜色的手提袋,以及帮求职者制作的简单名片,约好几十张,方便与厂商互动,并且还有小餐点的餐卷和饮料券(下图右中是用餐区域的桌子和我喝的饮料),规划得很不错,建议之后的学弟妹有兴趣可以留意一下!
![](images/pci/report08.png) |
![](images/pci/report09.png) |
由于需要回台湾当兵所以实习期间不够长,也因为要当兵不能找正职的工作,或是许多比利时的公司都要求荷兰语语言能力等种种阻挠,经过几番有去无回的投递申请过程后,很幸运地在一个根特大学教授在EMSP脸书社团发的实习征才贴文中,找到了一个我很有兴趣的实习机会,而我最后也幸运地能在TE Connectivity 的Optics R&D部门里面实习。其实在VUB我所待的B-PHOT(Brussels Photonics Team)实验室,跟比利时或甚至是欧洲的光电相关公司有密切的合作,因此每年B-PHOT或是根特大学光电领域的老师都会接到这些公司的信息(有不少是这些实验室的spin-off),要帮忙找毕业生或学生来实习。另外,一般的光电硕士班学生或是修习EMSP完整两年课程的同学们,可以选一堂在暑期实习的课,计入毕业学分,等于是多花一个暑假的工作经验,也同时可以取得学分,而我们台大过去的同学,在第二年的EMSP课程中,就没有机会可以选择实习这门课,因此教授也不会主动帮忙我们找寻实习的机会。
在电话面试过之后,就开始实习文件的处理,因为暑假期间正值欧洲的vacation,许多主管或是教授都出去度假了,因此花了一段时间确认实习的时间点,终于一切就绪。第一天,总是令人特别紧张,如同国小一年级开学第一天、国中上学第一天,或是第一天踏上这个欧盟光电学位学程的旅程时。第一天的实习,我坐上地铁到达布鲁塞尔中央火车站,转乘火车到鲁汶,接着再转乘公交车,才抵达实习的公司TE Connectivity。
由于跟我的supervisor约8:30,一路上我带着担心迟到和第一次到公司上班的紧张心情抵达大门口,开始了我六个星期的比利时实习生活。我的supervisor主要有两位,一位是联络主办实习计划的Stephane,另一位是R&D Optics Group的leader—Jan。Stephane第一天带着我和另外一位实习生一起做职业安全介绍还有公司的简单导览,并且分配办公室等等。
我主要的工作是研发光纤影像检测系统,使其能在手机上面使用,并且开发影像验证的软件算法与光学系统的整合等等。这个主题十分有趣,也十分吸引我,最重要的是我的supervisor Jan给了我很大的自主空间。其它来自VUB或是LU Leuven的实习生,需要实习这门课的学分,也因此被指派比较容易达成或是有结果的题目,像是量测光纤的表面和连结等等;相较之下,我的题目十分有挑战性,重点是要在短短的几周内完成。一开始我也是从市场的survey开始,比较现存市场上类似的产品,做差异分析和优劣比较等等。再来一直跟Jan以及其它和这题目有关系的不同领域资深工程师们讨论,不断修正与确认我可以有机会达到的目标和成果,他们其实一直不看好我能够在这短短六周做出什么东西来,跟我说做多少算多少,一方面也一直告诉我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逐渐地让我修正往比较适当的开发方向以及明确的目标。
我其实蛮感谢Jan(上图右)给我很多空间,自己独立作业这个产品的开发。他一开始跟我解释光纤的连结器、带我去实验室中看现行在市场上有的检测仪器和软件规范等等,最后我用MATLAB写出一个影像验证的程序,可以验证光纤的连结,并且可以在Android手机上面得到处理结果。在结束实习的那一天,我做了一个presentation,解释这六周以来的初步产品开发成果,同时demo我写的程序,包含简单的MATLAB UI以及可以传送到智能型手机上面的功能,并且做误差的讨论等等。这六周的实习,其实很短,但是第一次真正进入公司里面工作,并且真的自己独立开发一个没有接触过太多的project,最后有幸能在几周之内有一些初步的成果,我也觉得蛮开心的,是一个很不错的经验。另外还有几位常常跟我讨论的资深工程师,其中一位是上图中的Danny,他有一次借机跟我分享他的人生观和态度,受益匪浅。
在新产品的开发上有些成就感之外,和同事间的相处也是非常开心的。有幸认识几位一起实习的同事们,包括一位大陆人、两位比利时人,还有一个埃及人。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一起赶火车、赶公交车,下班后偶尔一起去享受鲁汶大学学生下午三点就开始喝啤酒的狂欢气氛(下图右),聊聊不同国家的趣事,例如在捷运站发送的报纸上看到有趣诙谐的专栏内报导台北被台风吹歪的那两只邮筒,或是埃及的种种。我曾经问埃及朋友毕业之后有何打算?他只回答,什么打算都可以,但原则上就是不要回去埃及!听完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大笑出来,但是笑完之后想到的是,他的笑脸底下可能有多少无奈,多少是来自台湾的我难以想象的事情?
由于适逢TE比利时光学部门被另一家美商CommScope并购,于是在我实习最后一周时,有一个午餐会,来庆祝新的公司营运开始,因此我们几个实习生也顺便享用了一番(下图左)。
我很享受欧洲这种有效率的工作环境、工作和生活间平衡的步调。下班之后有自己足够的时间来认真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等等,我想这也是我很向往欧洲生活的其中一个原因。就如我的另一个supervisor Stephane第一天解释公司规定时跟我说的一样,上班原则上就是满八个小时就可以了!因此,他都七点多或甚至是更早就来了,这样就来得及在四点多下班,然后可以去接他女儿下课。每天我和大陆同事到了四点多就会不约而同地转头过去看看他的位置,然后对望一眼笑着用中文说:「老板走了!」,于是,看着人去楼空、熄灯后的办公室,我的心里反而满满的,心想着:「原来,这就是爱,这就是生活啊!」。除了工作时间弹性之外,公司里面还有一个角落是水果及饮料区,可以自己来拿免费的水果和咖啡或茶,我觉得十分不错!另外公司也有员工餐厅,价格方面也是都比外面的餐厅便宜许多,算是蛮不错的。不过通常我跟比利时同事都自己带便当,当比利时的午餐便当,碰到台湾的便当时,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像是我有时带着炒面或炒饭,加上好几块肉,早上先冰到冰箱里面,中午拿到微波炉加热,拿出来那一瞬间,可以感觉到很多不认识的比利时同事的目光一直在寻找着香味的来源,于是我常小心翼翼地拿着便当盒,一边看看左右的人慢慢走到位置上坐下。我总是手持筷子大口咬着我煮的肉,和手拿着土司三明治、怡然自得地吃着的比利时同事Koen,对坐一边吃饭一边笑着聊天,而这也是我在欧洲短暂实习生活中愉快的回忆之一。【精彩内容,下期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