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四】
撰文:光电所硕士班学生许乔为
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小镇生活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经历。在特定区域仍然保留着中世纪的建筑物,而整个生活圈就围绕在小镇内长约2公里的主要大街,整体人口更只有一万六千人。虽然城镇是小了点
,但却是个相当美丽适合养老的地方,就像台湾人常说的好山好水好无聊,这里没山有水,无不无聊见仁见智,我想如果我是个自然人文摄影师我会爱上这里。一望无际的麦田及天空连成一线,在东北边更可看到非常漂亮的沙滩,是个我十分向往,能放逐于小镇、沉淀心灵的地方。
|
|
圣安德鲁斯小镇风光 |
这里与世隔绝的体验,若不偶尔搭个公交车去别的大城市如Dundee或是Edinburgh,你所在的生活圈真的可以用脚、自行车就到达热门景点。但到大城市的交通并不方便,对于我们这些需要进修的学生而言却是再好不过。在课余还可去拜访镇内的中世纪教堂及遗迹、打打高尔夫球、在海边散散步之类的,让你有十足的闲情逸致去看这小镇充满历史风情的一面。
|
|
圣安德鲁斯大学校园景色 |
小镇内并无任何地下铁、路面电车,交通以在Fife行政区行驶经圣安德鲁斯的两条巴士线为唯一大众运输方式,大部分住家都以自行车、汽车代步。育乐方面在每年九月、十月有高尔夫球公开赛,其它主要以圣安德鲁斯大学各社团活动及学校大型活动为主,镇内也有几间具有乡村风格的小酒吧、现代夜店风的酒吧,是大部分学生都会去放松喝一杯或是庆祝考试结束的社交场所,另外还会有些镇内教会的活动。而苏格兰活动中常常会有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Ceilidh Dance,十分活泼适合大众一起跳,可比喻为现代风的台湾原住民舞蹈,相当值得体验体验。
|
我在圣安德鲁斯的生活 |
在这里生活,包含住宿水电不含学费每个月需要400至800英磅不等,因人而异。而圣安德鲁斯大学对于入学的新生们还有安排著名的Pier Walk:穿着圣安经典的大红袍从校园绕到北边海边,最后在堤防上面,学生们翩翩起舞的大红袍,背景映衬着座落于南边一点的罗马哥德式12世纪的遗迹圣安德鲁斯大教堂(St Andrew’s Cathedral),听着潮来潮去的浪打声,彷佛是大海在哀歌16世纪因苏格兰宗教改革被遗弃的教堂,唱着人口外移问题严重的圣安德鲁斯的悲哀。
而在期中更有经典的Foam Fight,就是一群压力太大的疯狂大学生们带着武器(刮胡泡)以及防具(雨衣)相约单挑的大乱斗,好不刺激!而最后在每年11月30日的圣安德鲁斯日(St Andrew’s Day)则是整个小镇的大庆典,也是圣安德鲁斯大学历年固定于这个时间举办的毕业典礼。
|
|
|
另一圣安德鲁斯传统—期中的Foam Fight大乱斗 |
结束了在苏格兰为期四个月的学期后,EMSP所有的计划生则各自到自己当初所选择的大学就读最后的一学期,真正专心开始为期半年的论文研究,我们七位同学除了一位留在圣安德鲁斯大学及另一位前往台湾大学就读外,其余含我在内五位均选择比利时的大学,我与帛钧则是同处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实验室Brussels Photonic Laboratory,在不同老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整体来说半年时间的完整硕士班论文研究时程相当紧凑,日常的生活就是去实验室或宅在家里写程序,准备每周的进度报告。
不过与在英国圣安德鲁斯不同,在布鲁塞尔,多采多姿的生活、演唱会、大型庆典节日、电影院、酒吧到处都是。但我们毕竟是来这里做学术研究,与国际同侪间的竞争、论文进度的压力其实就让大部分学生喘不过气来,比起来这里游玩的心情完全不同。再加上比利时是个法、荷、德语(德语为少数人使用)为官方语言的多语言国家,偏偏就属英语为非官方语言,虽然大部分荷语为母语者讲流利的英语,但在生活上遇到的路人、店员就几乎不说英语,让我们这些留学生在融入环境上吃足了苦头。有时连个简单的订披萨、认路名都会有障碍,可以说生活就是修行,想办法存活下来、融入这个社会其实都是不简单的事情,但这样的一个异国生活经验也有助我的文化IQ大大提升,提升了我的文化包容性,养成了勇敢踏出舒适圈的习惯。
而我在研究压力大时也会适时地放松自己,看看电影、跟朋友打打撞球、圣诞节去看看花车大游行或是童心未泯玩玩荡秋千。在西方文化中很重视社交生活,比较少看到只会读书的人,虽然也有不少玩物丧志的例子,但同样受高等教育的东、西方人比较起来,就会发现西方人普遍较好的口条表达、说话的逻辑思考,是建立在日常人与人间的交谈,从每天练习社交技巧、领导力,格外重视自我的想法并且着眼于如何表现出自我,展现出来的气质就是格外有气势。
回顾我当初为何选择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作为我硕士班研究的所在,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身为欧洲首都的地利之便。在这里,平均20欧的价钱、6至11小时不等的长途巴士,可以让你到荷兰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德国克隆(Cologne)、英国伦敦(London)、法国巴黎(Paris)任一城市,而在台湾这个价钱则只能搭高铁从台北到台中,可以见得这里出国比起台湾来说方便也便宜了太多。我正是看准了这点,也确实如我所愿地体验了欧洲各国的文化。
|
布鲁塞尔的地利之便(邻近大城市示意图) |
我在这期间从布鲁塞尔搭车去过的其它国家城市有阿姆斯特丹、伦敦、巴黎、德国的克隆、法兰克福,这还不含搭飞机去过的其它国家呢!由于比利时是欧盟的首都,各国重要人士都还要每个月固定来这里开会,布鲁塞尔机场也离中央车站只有约15分钟车程,十分方便就可以抵达市中心,整体来说从布鲁塞尔到欧洲各国家大城市都有相当经济实惠的直飞机票!
而在学期的最后我也给自己完成硕士学位一个奖励,在比利时Spa挑战4000公尺高空跳伞,纪念自己这一年疯狂刺激又十足珍贵的出国留学体验,期许未来的学弟妹们以及我自己都能谨记自己所相信的人生真谛,对自己选择的道路负责,在人生扉页上写下属于你的故事。【精彩内容,下期待续~】
|
旅游也是人生的必修学分 |
撰文:光电所硕士班学生程筠婷
不同的环境与文化造就不同的生活型态,来到与台湾文化、气候、环境差异甚大的欧洲,我们也开始改变生活方式,融入欧洲也将台湾文化分享给其它人。最大的改变就是饮食习惯了!在台湾,小吃餐厅处处可见,便宜好吃又方便,因此我几乎没有下厨的经验,但欧洲大部分的店家都只营业到6点,餐厅偏贵,也不流行小吃、夜市和路边摊,所以居民大多回家自己煮,在圣安这个小镇更是没有例外,也因此学生宿舍都备有共享厨房和交谊厅。
一方面想念台湾美食,一方面对于烹饪这个新领域跃跃欲试,我们常在下课后相约料理晚餐或到超市补货,从研究食谱、手忙脚乱到看起来可口的晚餐(图1、2),不仅果腹也是我们放松、与室友聊天的时刻。而根特算是较大的城镇,有比较多pizza或是平价一点的店,学校也有学生餐厅,一餐才4欧左右(约台币150元,图3),有主食(饭、马铃薯或薯条)、肉类(鸡、猪、鱼、起司饼等)、菜(大部分煮的较湿、配酱),相当划算,所以后期比较忙的时候,我也常常选择学校餐厅或是达美乐(学生有优惠!)。
饮食之外,学校的活动、当地文化、建筑、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都让我觉得新奇,透过参与学校相关组织的活动、认识当地朋友、自己随意走走看看的方式,我尽全力探索!
学校活动方面,像是圣安传统入学仪式,新生们会穿着红色袍子走到海湾边高而窄的防波堤上走一圈,称为Pier Walk(图4),本来以为只是走走路,没想到真的走上去时多么震撼,强劲海浪拍打,强烈的海风吹来,彷佛要被吹走。还有每年的11月5日全英国会放烟火或生营火庆祝历史上Guys Fawkes火药阴谋炸毁英国议会大厦未遂,称为Bonfire Night或Guys Fawkes Night,当晚我们也买了啤酒跟鞭炮在沙滩上凑热闹(图5)。在根特则因为参加学校为国际学生开的推广荷比卢文化课程,而有机会到City Hall里面参观(图6、7)。
日常方面,我喜欢运动,而跑步是可独立完成、最简单、也最不受限的方式,所以在根特,我找到了学校运动中心旁边的木屑跑道(图8),每周会去跑一两次,中间的湖是划独木舟的绝佳场所(图9),旁边建筑物很少,天空看起来很空旷,树木很整齐美丽,能边观赏独木舟边享受大自然,是让我能坚持跑下去的动力,同时达到生活平衡,也因此报名了城市路跑(图10),把第一次的路跑献给根特,利用慢跑认识根特各个角落,更深深感受到场内有伙伴、有共同目标一起努力,场外奋力加油的喜悦。【精彩内容,下期待续~】
|
图1、烹煮前备料 |
|
图2、中西合璧的晚餐 |
|
图3、根特大学学生餐(中间是比利时传统菜cheese croquettes) |
|
图4、University of St Andrews新生入学传统—Pier Walk |
|
图5、在East Sands沙滩上生营火放鞭炮庆祝Bonfire Night |
|
图6、Ghent City Hall迎宾 |
|
图7、Ghent City Hall内部参观 |
|
图8、根特大学运动中心旁的木屑跑道 |
|
图9、木屑跑道旁的独木舟练习 |
|
图10、根特城市路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