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四】
撰文:光电所硕士班学生李伟任
在欧洲这一年的生活跟台湾非常迥异,首先要先学习的就是要如何喂饱自己,煮饭做菜是每个留学生必备之技能,过惯了台湾随处可吃的生活后,刚来到欧洲求学真的不太适应,光是下课回宿舍煮饭、吃饭、洗碗,就花了我们大半时间。而且一开始还不太会煮,常常都要花许多时间。但也渐渐地找到了烹饪的兴趣,有时候难得早点下课或是周末假日,我就会上网找一些想吃的台湾料理的食谱,开始洗手作羹汤。跟同学也常常一起煮饭吃饭分享食物,也算是在求学中的乐趣之一。
苏格兰圣安德鲁斯是一个历史悠久又纯朴的小镇,所以没什么太多的娱乐生活,我们却因此找到了逛超市的乐趣,因为宿舍跟超市距离非常远(步行大约都要20~30分钟左右才会到),我们平均大概一周会去采买一到两次,每次都是好几天份的量,所以逛超市便成为我们每周期待的活动。在圣安的超市以Tesco、Aldi、Morrisons为主,另外还有Sainsbury's可供选择,每家超市的特性都不同。Tesco就在镇上,非常方便但是价格稍贵一些,适合临时有缺什么食材下课后可以直接去买;Aldi是德国的廉价超市,卖的东西选择性较少且质量没有那么好但价格非常便宜,是我们比较常去的超市;Morrisons是在Aldi附近的一家大型的超市,选择种类最多,价格介于Tesco与Aldi之间,常常会有促销活动。
在圣安的生活比较单纯,步调也比较慢。因为修课与繁重的课业之缘故,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上课、写作业、实验课跟准备考试上面,但休闲娱乐还是不能少,除了每周都会去打羽球之外,宿舍常常也会举办学生活动,或是宿舍同学间也会办Party,以学生生活为重心。此外我们也有参加学校社团举办的歌唱比赛,在国外的期间会更有勇气去尝试一些以前在台湾可能不敢参加的活动。
下学期到了比利时布鲁塞尔之后,生活就跟圣安很不一样,一开始最需要适应的就是语言的问题,在圣安因为都是英文所以都还可以理解,除了苏格兰腔调之外。而在布鲁塞尔是双语区城市,在荷语与法语的夹攻之下,一开始真的很不习惯。但大约一个月之后就可以大致知道某些单字跟简单的对话,也就会习惯了。布鲁塞尔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都市,因为下学期没有修课其实跟学生的接触就会比较少,大部分交流都是与实验室的学长姐或同学。另外因为有持续在打羽球的缘故,所以在体育馆认识了一些新球友。
第二学期只有一门硕士论文研究,时间比较弹性,且比利时位于欧洲中心,到邻近其它国家都非常方便,因此下学期的生活,只要一有空我比较常到邻近的国家旅行,只要有一个周末的时间便可以到荷兰或是卢森堡来个两天一日游。也可以趁复活节连续假期来个一周之旅。
从欧洲的生活中体会到了时间规划的重要性以及独立,因为在台湾太方便了,有许多便宜又好吃的美食、24小时不打烊的商店,而到欧洲因为物价太昂贵因此必须自己煮三餐,另外商店大概都晚上八点就打烊,周日甚至几乎都没有开!这些不方便都需要想办法去解决及适应,时间也常常在处理一些生活琐事中不知不觉就流逝了,但后来渐渐会知道要怎么把握时间,也很习惯自己去处理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杂事,像是要如何在不懂法语或荷语的环境中与房东签约、到市政厅注册、超市购物等。这些生活体验都非常难得,也让我可以习惯陌生的环境并非常迅速地适应!【精彩内容,下期待续~】
|
上图为初到圣安在中秋节时应景的自制月饼。 |
撰文:光电所硕士班学生陈井一
离乡背井来到一个新环境,当兴奋的情绪逐渐淡去,很快地随之而来的就是种种的生活挑战。
印象还颇深刻的是在刚踏入圣安的第二晚,就开始烦恼着要吃甚么了。一方面的顾虑是这里的食物太贵了,吃一餐平均要10磅(在比利时则差不多在7到10欧),这价位在台湾就可以吃到饱了;另一方面在台湾生活过太好了,平时都在外面吃,很少自己下厨,现在来到新环境需要开始学煮饭喂饱自己,就叫人束手无策了。但被环境所逼,很快地你不得不掌握这生活技能,而且你会开始享受这过程,给自己弄一顿好吃的。在圣安和根特,要购买食材都很方便,这里有还不算小的超商(Tesco、Aldi、Lidl、Delhaize等)。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肉类生鲜、生活用品、甚至家电用品都可以买到。每天在家里自行煮菜解决三餐的话,其实可以很省。平均一周会到超商买一次食材,大约30~40欧就可以解决了。当然这里也找得到一些亚洲超商,想念中式食物的时候还是买得到。学校餐厅也是另外一个选择,有学生优惠,价位大约是外面的一半,5欧/磅内就吃得到还不错的一餐。
刚到圣安的时候是9月,正逢秋天,天气还算凉爽的。但温度转凉的速度很快,早晚温差很大,平时出门需要注意保暖。冬天也很快地跟着到来,12月的时候,温度会降到零下5度左右。在欧洲的冬天虽然寒冷,但室内都备有暖气设备,所以回到屋内其实挺温暖的。来到了根特的时候很快地进入春天,我自己最喜欢这季节了。这简直是最宜人的气候,到处鸟语花香。当气温开始回升的时候,整座城市就充满了生机。尤其是假日中午的时候,绿油油的草皮都布满着享受着日光的人潮。
住宿方面,在欧洲是相对贵了很多。就我而言,一个月的生活开销平均在25K~30K,住宿就占了一半以上。在圣安的住宿安排,在出发前就已经确定了。学校开放给学生申请的住宿种类很多,有House、Apartment、Studio等,当然价格也差很多。我住的是Fife Park House,整个学期(3.5个月)下来约1000英磅,已是当中最便宜的。Fife Park House是双层楼的房子,上下各三间房间,一楼有不算大的厨房。不算大是因为当六位房友都同时挤到厨房来就显得拥挤了。相较于Apartment(套房)或Studio(有自己的厨房),House属于比较旧式的房子,因此隔音做得比较差。所以需要在生活质量和住宿开销之间去做衡量。在根特方面,学校基本上也有安排住宿,但价位并没有比较便宜(400欧)。在外面找房子反而有比较便宜的(250~400欧),视离学校、市区远近而定。外面找房子的话,非常建议人在圣安(11月左右)的时候就开始找。因为语言不太通,加上无法到现场看房子,要找到满意的会花上不少时间。另外也特别提醒关于抵押金退款方式和合约条件都要弄清楚,以免在退宿的时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在圣安的住宿地点离系馆和市区有些距离,若用走的单趟就会耗上20~30分钟。当初到的时候很迫切地想找代步的脚踏车,但在圣安要找到便宜的脚踏车相对难很多,学校推出的二手脚踏车最低要价就90磅了,更别说新车了。当然有办法和前人或学长姊便宜转手最好不过。好在上学途中的沿路风景都很漂亮,而且其实步行去上学或到市区的人不少,尽管花的时间长了一点,但过程并不会让你觉得漫长。在根特的话,交通方式选择很多,而且可以随季节选择不一样的交通方式。就我而言,冬天的时候由于天气较湿冷,我都会选择搭电车和转公交车。班次很多而且可以选择买月票(学生优惠约20欧)。春天到来的时候,天气转好,可以到与学校合作的脚踏车出租商店去租一台(http://www.studentenmobiliteit.be/student/en/),价位相当便宜,3个月只要20欧的租金。个人觉得这是春天开始到学期结束最好的交通方式。【精彩内容,下期待续~】
撰文:光电所硕士班学生林诗颖
生活在苏格兰的St. Andrews小镇,像是活在另一个世界、独立的泡泡内,也许是因为那是一个田园小镇,也许是因为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学城,所有生活围绕着University of St. Andrews,显得很单纯和平静。那里的生活很规律,除了繁重的课业外,每个周末和大家一起到超市采购是一大乐趣,讨论着该尝试煮什么中式料理,或是相互提醒买特价又好吃的冰淇淋,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乐趣。厨艺是每个留学生额外附赠的技能,大家都像是富有天分般地,查着食谱就能做出美味的中式料理,一解乡愁之苦。
在开学的第一周,学校会举办社团联展,有马术、登山攀岩、各种球类…等各式各样的社团可以选择,在修课之余,参加社团也是颇具乐趣的课外活动,像是和点心社的同学一起做蛋糕,即使之前没有任何基础,依然可以做出不美观但可口的蛋糕呢!在苏格兰的一学期,我们也抓紧时间到邻近城市观光、旅游,像是被视为苏格兰首府的爱丁堡以及苏格兰第一大城—格拉斯哥。不同于St. Andrews,爱丁堡是一个很都市化的城市,可以看到许多繁荣的商场、大楼,也可以看到保留良好的历史建筑。在欧洲,不能错过的是当地的大教堂,经过几百年的时间,许多教堂仍被维护得很好,看着雄伟而高耸的教堂,也不禁赞叹当时建筑工艺的能力,虽然我并非基督徒或是天主教徒,但透过语音导览也能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略知一二。
在诸多回忆中,最难忘的莫过于期待冬天的第一场雪了。记得那阵子,每天早晨盯着手机气象预报,总期盼下雪的符号快出现,零度的温度快降临,即使都已经冻到不愿出门了,但这样的期盼是繁重课业中的苦中作乐。一如往常地,在图书馆里一边啃著书又一边望着窗外发呆,下着雨的天气显得有点糟糕,但剎那间狂风骤起,竟开始下着白色的雨,噢,不!是白色的片片雪花,第一次见到雪的惊喜感,让我不顾他人眼光奔向门外,用双手、身体亲自感受我殷勤期盼的第一场雪,被雪覆盖的草地、道路和房屋彷佛都和我一样同等的惊喜,他们也因白雪而多了一层美,即使这场雪来得短暂而匆忙,却让我多了一个全新的体验,也忍不住赞叹大自然的奥妙和美丽。
在欧洲的这段期间,没有台北的热闹,也没有台湾的便利,用缓慢的生活步调,却深刻感受到「生活」两个字是如何刻划。也许是自己辛苦烹煮的食物,所以仔细品尝;也许是异国风光,所以特别珍惜欣赏。在这里,会遇上形形色色的人,看着大家的相异之处,会让我们思考是什么让我们不一样?是什么让自己不一样?也许是来到了一个文化差异如此强烈的地方,让我有机会更深刻地了解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是幸运的。【精彩内容,下期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