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三】
撰文:光電所碩士班學生李偉任
第一學期在蘇格蘭聖安德魯斯修課完之後,第二學期便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進行碩士論文研究。
研究方面,因為只有一個學期的時間做論文,所以研究主題不會訂得太廣泛,我在布魯塞爾自由大學(VUB)的B-Phot team做研究,B-Phot team是在歐洲光電領域相當有名的實驗室,除了與根特大學等多所大學有學術交流之外,也與多所光電領域相關公司產學合作。因此碩士論文的題目也大部分都是與公司共同開立的。我的碩士論文題目是利用光學方法檢測玉米是否有致癌物質,並與比利時Tomra Sorting公司合作。研究過程中,會有Promotor及Supervisor帶你學習,Promotor通常都是教授而Supervisor會是博班的學長姐,大部分的時候都是由Supervisor與你討論,除此之外不定期會與Promotor報告進度,另外每個月也固定會與公司的主管及研究人員開會。跟公司產學合作會比較有進度上的壓力,主題都是公司現在想要開發或是面臨到的一些問題需解決而尋求與學術界合作,所以其實題目都非常的應用,也可藉此了解公司的科技技術與市場。
B-Phot team對於碩士研究論文規劃得相當好,在期中的時候會有一個較正式的期中報告,報告會請實驗室幾位教授或博士班學生一起參與,並針對你的研究做討論給建議,以及確認研究的進度狀況;而期末會有一個預口試,就是在summer school碩士口試之前,在學校裡先模擬口試,有了預口試,在正式口試的時候會比較容易進入狀況也不易緊張。
研究過程中,我與我的Supervisor的討論還蠻頻繁的,我的Supervisor是一位嚴謹的博士班學生,對於我的研究進度非常要求,因此在她的監督之下,我很快就有一些研究成果,此外她很能接納不同的意見,若我有什麼想法與她討論,她會針對我的想法給予意見並讓我嘗試去做。雖然我的研究論文在量測實驗的比重佔很大部分,但我的Supervisor也會盡量讓我多接觸一些新的知識或工具,在光路的架設方面,她也建議我可以學光學模擬軟體(Code V或Zemax)預測一下光路;我的實驗所使用到的樣品非常多,所以得到的數據也非常巨量,我也趁此機會學習了工業常用的統計軟體(Unscramblers),在這跨領域的題目當中除了光電基礎知識外,還認識了農業化學與工業統計相關的知識,著實收穫豐碩。Supervisor在我做實驗的過程中也力求我要完全理解後再開始動作,有任何問題或不了解的地方,她都很樂意再重複講解,對於我們都比較不熟悉的領域像是統計方面,我們也分別去找資料閱讀後再彼此討論相互學習!
在最後寫論文的期間,我的Supervisor也非常用心地幫我改論文,通常每個章節都會來回三至四次左右,雖然每次都要大改,但在寫論文的過程中能深刻體會到中西文化對於學術寫作的差異,此外對於格式以及文獻參考的標準也非常高。
雖然只有一個學期的研究時間,不過在B-Phot team裡面除了了解歐洲研究文化之外,也有相當不錯的成果,我的研究成果也幫助我的Supervisor在學校舉辦的PhD Day中拿到了最佳論文獎,並且在San Diego的SPIE Optics + Photonics發表。(雖然自己無法參加有點可惜)。【精彩內容,下期待續~】
|
上圖為實驗所架設之光路系統 |
撰文:光電所碩士班學生陳井一
下學期做論文研究的學校,在出國前就已確定。其實在聖安修課期間,我們都會各自與下學期的指導教授聯絡,並要一些資料來看。一方面能讓我們順利地完成研究技巧(Research Skills)這門課,一方面也能讓我們在下學期更快速地融入新的研究環境。
|
根特大學科學園區 |
而我選擇了在比利時的根特大學(Ghent University)做研究。根特大學散布於整座根特城市,整座城市就是校園。我做研究的地點在根特大學的科學園區
(Technologiepark)。在這裡做研究我們都會被安排一位Promoter(指導教授)和Supervisor(博士生)來帶我們。到實驗室報到的第一天,指導教授就在研究辦公室為我安排了座位,很熱情地介紹實驗室的大家給我認識。辦公室裡大部分都是博士生和博士後研究生,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壓力蠻大的。但後來發現實驗室的大家都很好相處,研究上遇到問題可以直接找他們討論,他們都很樂於幫助你。指導教授的辦公室就在隔壁,但老師通常很忙,沒有太多時間和學生見面,但基本上還是很歡迎我們來找他討論。
因為做研究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半學年(約六個月),加上還要撰寫論文,相較於在臺灣做研究,時間上是蠻趕的。Supervisor都會從旁協助,給你一些想法,引導你進行實驗。在這裡Meeting的方式也比較不一樣,沒有那麼頻繁,也沒有固定時間。基本上是四到五個星期一次,指導教授會另外寄信通知Meeting時間。Meeting主要就是在做這期間的進度報告,無論是成功的或失敗的都得提出來,和實驗室的大家一起分享討論。
|
下午茶招待活動 |
在這邊做研究期間,發現在這裡大家都蠻注重生活品質的,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而且老師非常不鼓勵留太晚,有些實驗室若要晚上留下來進行實驗還得另外提出申請。基本上6點大家都離開的差不多了。努力做研究工作之餘,整個研究單位偶爾還會辦下午茶招待活動,讓大家享受美好的下午時光,也讓我們有更多機會和其他group的人員互相交流認識。【精彩內容,下期待續~】
撰文:光電所碩士班學生林詩穎
EMSP的課程安排中,在第二學期時,根據當初所選擇的論文題目,學生們會分散在不同學校、不同實驗室,我們不需修任何的課程,可以全心全意專注在論文研究上,由於只有短短的一個學期,研究題目通常都會是指導學長(supervisor)論文題目的其中一部份,因此,密切和指導學長溝通是很重要的。
由於我所選擇的題目和之前在臺大光電所的研究題目相關性不高,因此,一開始花了很多時間在背景的了解和熟悉模擬軟體上,也一度很擔心自己進度落後,所幸指導學長很有規劃地分配好進度。另外,由於我的研究內容大多和模擬相關,指導學長也盡可能讓我有機會實際操作、量測,增加學習的豐富度,因此,我認為能夠定期和指導學長討論是件相當重要的事。在研究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瓶頸,除了自己找尋參考資料外,和同學、學長姐討論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大家都很熱心也很樂於分享所學,甚至是不同實驗室的學長姐也都很樂於指導,而這種類似知識、資源共享的概念,對於我這種新手來說是有很大幫助的。在研究上,除了和指導學長討論外,也會定期和教授meeting,只是和在臺大比起來,頻率相對低很多,約莫三個星期一次meeting,而教授通常也不會給予太多的評論,只會稍稍提醒下一步的方向,不過,若是有遇到任何瓶頸,定期的meeting都是很好的討論時機。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我覺得他們給予碩士生很高的自由度,不論是在研究上或是時間的分配上,指導學長總是不斷鼓勵我提出新的想法和意見,就算是天馬行空的想像都可以拿出來討論。在討論室,常常可以聽到大家很熱切地討論某個議題,感受到他們對研究的熱誠,我覺得這是相當寶貴的。
除此之外,報告方式也是一個很難得的學習經驗。不論是課堂報告或是參加國際會議時,常常看到外國人利用適當的幽默感和簡潔有力的報告方式吸引聽眾的目光,也能很成功地傳達想表達的內容。而在這個學期中,我認為指導學長在報告方式上給予我很多的建議和幫助,從大方向到小細節,指導學長都很有耐心地提醒我,讓我更了解他們是如何構想一份報告和表達自己的研究內容,再經過自己的思考消化後,也能漸漸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
在這短短的一學期中,不僅是學習到新的知識,也感受到不同的研究方式,甚至是不一樣的思考模式,這些和過去習慣方式的不同之處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是能更豐富自己的視野,也讓自己有機會跳開既定的思考方式。【精彩內容,下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