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南京大學(Nanjing
University)博士生交流活動 2013 系列報導 ~
(時間:102年10月8日至10月14日;地點:南京大學、揚州大學)
【之十】
撰文:光電所博士後研究人員蕭惠心
十月十號中午精彩的海峽兩岸光電科技博士生論壇圓滿落幕了,接下來開始了一連串的文化參訪行程。首先第一站是揚州瘦西湖,瘦西湖由於湖面瘦長、蜿蜒曲折因而得名,我們乘著古色古香的觀光船遊湖(圖一左),映入眼簾的盡是湖山園林景緻,這些沿湖建築的園林造景主要由明清時代許多富甲天下的鹽業大亨不惜重金聘請造園名家構築而成,沿途我們下船參觀了徐園,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徐園牌匾中的園字寫法十分特別(圖一右),為一個方框包裹一個虎字,嚮導說相傳徐寶山當時請一位著名書法家幫忙題字,但卻被再三推託,於是徐寶山藉故將書法家灌醉進而求字,書法家寫到一半猛然酒醒,所以故意在寫到「園」字的時候,把框裡的「袁」字寫得像個「虎」字,然後再將外框一繞,有暗諷徐老虎是困獸之意。
|
圖一、左為瘦西湖遊船,右為徐園牌匾。 |
接著繼續搭船,途中經過五亭橋(圖二左),橋下有許多半圓形的橋孔,嚮導問我們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個橋孔?一時間還真的算不出來。第二站下船則是來到熙春台,熙春台前有一大理石牌匾(圖二中),其上有毛澤東手書詩人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毛澤東的字體看起來有如行雲流水、十分率性;而詩中的二十四橋(圖二右)就在眼前,此情此景與唐朝詩人的美麗詩句相輝映,別有一番迷人的氣息。
|
圖二、左為五亭橋,中為毛澤東手書杜牧詩的大理石牌匾,右則為二十四橋。 |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个園,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因園主人愛竹,而竹葉的形狀與个字相似,因而命名為个園(圖三左)。一進入園中,可以看到許許多多不同品種的竹子(圖三中),竹子的外型時常被比喻為一位君子該有的氣度:竹竿心空代表著虛心,竹子的竹節則象徵著氣節,竹子的耐寒長青被視為不屈,而竹子的高挺則被視為昂然;因而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都特別喜歡竹子。另外,个園中的疊石藝術也令人印象深刻,利用天然的太湖石多變的形像而形成的十二生肖,嚮導雖然鉅細靡遺地一一向我們解說它們的位置,但看不看得出來、相不相似可能就要各憑想像跟領悟力了;園中還有利用不同石料堆疊而成的春、夏、秋、冬四景,四季假山各具特色,其中我特別喜歡秋天的形像(圖三右),彷彿置身於武俠小說的場景。
|
圖三、左為个園大門口,中為个園竹林,右為个園秋景。 |
今天的最後一站則是參訪星浪光電有限公司,這家公司主要從事光學玻璃鍍膜以及鍍膜工藝技術的研發,我們實地參觀了濾光片的生產過程,包括一開始的製程機台、篩檢過程,以及最後的組裝(圖四)。
|
圖四、員工們正在組裝濾光片 |
隔日一早,我們啟程出發到蘇州,首先參觀了東山雕花樓,雕花樓所有的樓台庭閣雕工之精細令人嘆為觀止(圖五),屋內房間的擺設十分典雅,還有許多隱密的空間為主人藏寶之用,可遙想當年園主人財力之雄厚。
|
圖五、東山雕花樓 |
第二站則為啟園,俗稱席家花園,園中也有許多的太湖石造景,池水中種植了許多荷花,頗具小橋流水之意境(圖六左);亭中還有一長廊椅稱為吳王靠(圖六右),配上庭外開闊的景致頗具氣勢;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太湖的景致了,寬廣的湖面讓人一覽便覺得心曠神怡、胸襟都開闊了起來。
|
圖六、左為啟園一景,右為光電所同學在吳王靠上合影。 |
|
圖七、左為太湖,右為御碼頭前合影。 |
【之十一】
撰文:光電所博士班學生魏子喬
此次與南京大學博士生交流,文化參訪的前兩天遊覽了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揚州以及有「人間天堂」美譽的蘇州。在揚州參訪了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个園,園中翠竹難以計數,以奇石假山疊成的四季之景更是讓旅人遊園一周就經歷了春夏秋冬、季節更迭。而蘇州的東山雕花樓以其極為精緻的樑柱雕飾和鑄鐵裝飾享譽盛名,此樓建地雖小,但卻把江南雕刻工藝表現得淋漓盡致。位於太湖之濱的啟園,依山而築傍水而建,盡把蘇州的湖光山色和人文涵養融為一體,乃中國園林建築的完美體現,在在讓來自台灣的我們藉著風光迤儷而感到心曠神怡。
非常感謝南京大學師生在安排文化參訪上的用心,讓我們一次就盡覽了中國江南最為精華的建築和秀美的山水,十月十二日我們一行來到了五代時期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並且為中國七大古都之一的杭州。自古有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加上自小聽到的傳說故事—白蛇傳和梁祝,讓我對於西湖美景十分嚮往,在西湖上乘著仿古遊船,這一片湖光山色配合著西湖十景實在令人彷彿置身古代。西湖十景有蘇堤春曉、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南屏晚鐘、雙峰插雲、雷峰夕照、三潭印月以及柳浪聞鶯,這次是一次看足了,可惜的是當年許仙與白蛇生離死別的雷峰塔已在一九二四年倒塌了,如今我們看到的雷峰塔已是再造,法海當年說「雷峰塔倒,西湖水乾」竟已成真,民間盛傳當年雷峰塔倒時一股青煙直上天際,乃是白蛇脫離百年束縛,終於換得自由。好在江南四季分明,降水與日照充足,西湖湖水並不會乾枯。微風過處,湖畔盡是落英繽紛,伴著宛若杏花一般的細雨,看著那旅人攘往熙來的斷橋上,彷彿真有個敦厚癡情的書生許仙正在等待著重新出世的娘子。
|
圖一、雷峰塔已在一九二四年倒塌,如今我們看到的雷峰塔已是再造。 |
|
圖二、花港觀魚是西湖十景之一,此時一葉輕舟正淡淡地劃過西湖。 |
古剎靈隱寺位於飛來峰旁,飛來峰怪石嶙峋光禿無植被,與附近山色極其格格不入,盛傳飛來峰為天外飛來仙山,東晉時印度僧侶慧理途經此地見其景色奇幽、雲霧繚繞,認為是仙靈隱居之處,就在此破土建寺命名靈隱。飛來峰與靈隱寺間有一條小河流經,岩壁上雕刻著五代至元代五百多年來陸續完成的石雕佛像,雕像手法細膩且神態莊嚴,彌陀、觀音數不勝數,極為壯觀,更顯中國古代藝術非凡成就。靈隱寺天王殿內主佛為大肚彌勒佛,神態和藹慈祥、滿面笑容,正是「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而大雄寶殿內的釋迦牟尼佛座像為全中國最大的木雕座像,蔚為壯觀外亦令人心生肅敬,剎那間訪客一切的苦悶憂愁已轉化為塵埃。
|
圖三、飛來峰造像保存自五代至元代五百多年來陸續完成的石雕佛像,共有三百四十五尊,蔚為壯觀。 |
|
圖四、靈隱寺創建於東晉,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乃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和十大古剎之一。 |
|
圖五、杭州孔廟大成殿為單層重檐木構古建築,內部天花彩繪極為精緻,十足展現中國古人精良工藝及文化藝術層次。 |
翌日,我們一行轉往南京,南京有兩千五百多年的建城史,具六朝古都及十朝都會之稱,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人文景觀眾多。而中山陵更是每個台灣旅客必定拜訪的史跡建築,紫金山下孫中山先生手書「博愛」二字的博愛坊,望穿三百九十二級花崗石台階,不禁令人遙想當年中山先生領導民主革命推翻滿清統治,創黨建國何其艱辛不易,而政治綱領三民主義更是保障和捍衛人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在墓室祭堂外可順著紫金山山勢俯視整個中山陵,氣度恢弘、沉靜肅穆
。
|
圖六、中山陵陵門上覆藍色琉璃瓦並刻有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天下為公」四個鎏金大字,顯得莊重肅穆。 |
與南京大學博士生交流活動一行在南京夫子廟譜上終曲,夫子廟臨江南貢院,倚秦淮河畔,而流經南京城內的這一段被稱為「十里秦淮」。江南貢院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許多才子考場失意轉而流連隔河相望的藝妓院,亦留下可歌可泣的金陵八艷傳奇故事。以前赴京趕考的景象已不復存在,現今秦淮河畔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的商店攤販,旅客留連其間,我們亦乘坐仿古畫舫,古代建築與現代燈飾交織穿插,秦淮河畔歷經百年的蛻變已有了不同的風貌,而百年之後,它又要以什麼樣的姿態展現在世人眼前?
|
圖七、十里秦淮據說乃秦始皇鑿通引水之用,今以現代燈火點綴,美不勝收。 |
|
圖八、乘坐仿古畫舫可看到河岸邊上的中國古代最大科舉考場-江南貢院。 |
一路上看遍中國古代歷史都城,自西漢以降的人文風情和水秀山明,彷彿穿越時光隧道,看盡一個朝代的興起,另一個時代的衰敗,歷史更迭一代接著一代,在這些歷史古蹟前我看到了中國先祖的文化涵養與人文精神,如果我們都只是歷史洪流中的剎那,那我們能留給後世子孫的究竟是什麼,百年之後是否也有人帶著敬仰的眼光遙想著我們?正是:「君子之澤,豈獨五世而已,蓋得其人,則可至於百傳。嘗試與子登孤山而望吳越,歌山中之樂而飲此水,則公之遺風餘烈,亦大見於斯泉也。」—蘇軾《六一泉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