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提供:影像顯示科技知識平台 (DTKP, Display Technology
Knowledge Platform) —
—
整理:林晃巖教授、聶暘 —
奈米共振腔的柏賽爾因子
激發態的生命週期不是量子系統中固有的特性,費米黃金定律指出它和環境中光子能態密度的電磁交互作用有著強烈的關係,而這些局域性的光子能態密度不只影響了自發輻射,它還影響了許多有關光與物質交互作用的一些過程,這種交互作用對一些基礎以及應用層面的研究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經過幾十年後,科學家以及工程師已經想到了許多方法來控制局域性光子能態密度,而在這些方法中,共振腔應該是最廣為人知的其中一種方法。
1946年Edward Mills Purcell介紹了用來計算在無線電頻段下自發輻射衰減的加速度一個簡單的式子,這個被稱為柏賽爾因子(Purcell factor)的表達式說明了局域性光子能態密度和共振腔中品質因子(Q-factor)與模態體積(mode volume, V)的比值有關。品質因子代表光子在一段時間下的侷限性,而體積則是代表空間中光子的侷限性,因此柏賽爾因子是基於物理直觀又重要的參數,由於品質因子以及不同模態下的體積都可以分別地被算出來,所以它在控制以及幫助我們了解共振腔中物質與光波的交互作用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然而,現在光學元件朝著小尺寸發展,因此柏賽爾因子對於現在奈米結構下的分析可能不太適當。
Christophe Sauvan與他的同事(Phys. Rev. Lett. 110, 237401, 2013)對於柏賽爾效應提供了一個更廣義的公式,更重要的是,其公式適當地解釋了在奈米共振腔中不可忽略的吸收與輻射等問題。
這個理論主要是依據準正交模態(quasi-normal mode)的概念,也就是馬克斯威爾方程式中隨時間衰減的解,在他們的工作裡最主要的假設就是任一電場可以分解成這些模態的組合,因此這方法不適合用在強烈耦合至連續發射譜,有趣的是,這新的表達式在量子系統中與準正交模態的耦合結果正是原本柏賽爾因子中的Q/V取實部而已,而這解釋了色散以及吸收物質的特性,而這公式和數值方法計算出來的結果幾乎是相符的,所以它對於奈米光學中光與物質交互作用提供了一個新的觀點。
經過幾十年,柏賽爾因子已經被用來解釋共振腔相關的交互作用,它基本上就是共振腔中局域性光子能態密度與真空中局域性光子能態密度的比值,在任一個電磁環境下,局域性光子能態密度可以由電磁波的格林張量中取虛部算出來,這方法已經被用在計算金屬奈米球和介電質界面的自發輻射,然而事實上金屬奈米球與奈米結構可被視為奈米共振腔,啟發了科學家利用柏賽爾因子量化局域性光子能態密度的改變。
奈米共振腔是一個尺寸大約在100奈米的次波長金屬介電質結構,他們的品質因子與模態體積可以經由適當的設計來達成,除此之外,奈米共振腔提供很高的電場侷限性,但是因為材料的吸收以及輻射損耗所以相對地會有較低的品質因子,這些損耗和一開始推導柏賽爾因子的假設互相矛盾;此外在奈米結構下它的模態體積充滿不確定性,這會造成算出來的柏賽爾因子會與實際狀況下差好幾個量級。
因為無法準確地計算它的模態體積所以在這裡造成了主要障礙,但是Sauvan與他的同事已經由第一原理克服這個難題,他們將電磁場看成由許多準正交模的疊加,其正規化是根據包含完美匹配層於積分體積中。這種人工材料先前已經被用在沒有雜散反射的情況下減少計算範圍,Sauvan指出這些材料能展現出更豐富且更有用的概念,此外,他們這些基於準正交模的公式即使在單模態下仍能描述它的干涉及色散行為。
對於奈米共振腔中,修正後的柏賽爾因子可以幫助設計它的尺寸,並且提供了半解析模型以分析共振腔有關的物理過程(例如自發輻射的衰減、非線性效應、雷射),最有趣的問題就是關於共振腔的最基本限制,在達成預期的光與物質交互作用的增益下共振腔最小的尺寸是多少?存不存在應用於奈米結構共振腔下的尺寸定理?
這個問題藉由Sauvan的結果以及應用在奈米共振腔的小型天線理論,可以輕易的解決,後者的理論是說一個可用於建立天線系統的空間,對於它的輻射特性是有基本的限制,更精確來講,品質因子最後會反比於天線的體積,此外,由於當共振腔尺寸變小後它的電磁場就被侷限的更多,所以品質因子和模態體積的關係不再是互相獨立的,而這種相依的關係在設計奈米共振腔時就要被考慮進去。結論就是,柏賽爾因子會隨著體積平方成反比的關係,造成自發輻射的衰減效率可以有很大的提升。
很巧的,這正是柏賽爾在當時工作中所討論的情形,他提出一個具有半徑為無線電波波長百萬分之一的金屬小球,假設是一個非共振系統然後品質因子等於1,照理說他計算出的增益結果應該要反比於小球的體積,然而,在他考慮的尺寸下,實際上品質因子也會反比於小球的體積,而這造成的結果就是他原本計算出來的值會比實際情況下的值還要小幾個量級,因此如果要達到相同增益就要用尺寸更大的共振腔。
這個例子說明柏賽爾因子在次波長系統下瞭解光與物質交互作用的關係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它同時也是一個特別的方法製作一個微小共振腔來了解奈米等級下共振腔的一些物理過程對於很多應用層面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不可忽略的是,我們才剛開始發展在柏賽爾能適用的條件下(一般光學頻率)的領域,看起來不久之後我們可以將這光與物質交互作用拓展至還沒研究的領域,並且在奈米材料以及奈米光學領域中開啟一個新的革命,在奈米尺度下,柏賽爾因子還有很多的空間可以研究的。
參考資料 1. |
Mario Agio and Diego Martin Cano, Nano-optics: The Purcell factor of nanoresonators, Nature Photonics 7, 674–675 (2013).
doi:10.1038/nphoton.2013.219. Published online 29 August 2013.
http://www.nature.com/nphoton/journal/v7/n9/full/nphoton.2013.219.html |
參考資料 2. |
Sauvan, C., Hugonin, J. P., Maksymov, I. S. & Lalanne,
P. Phys.Rev. Lett. 110, 237401 (2013).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