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料提供:影像顯示科技知識平台 (DTKP, Display Technology
Knowledge Platform) —
—
整理:林晃巖教授、陳聖灝 —
自反射X射線:小型(COMPACT) X射線源
以雷射加速粒子提供了縮減硬X射線源(hard-X-ray,指較短波長的X射線)尺寸的方法。科學家已開發出一種簡單的方案,藉由單一雷射脈衝同時產生和散射電子束以製造出耀眼閃亮的硬X射線。
自從1890
年代發現以來,X射線已成為科學發展的一項重要工具。藉由同步加速器製造的X射線可用於探測微觀物質,例如藥物的發現、材料學和考古學等等。但同步加速器是龐大且昂貴的設備。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目前正努力研究使用雷射加速粒子的加速器1當作X射線源2,
3時要如何縮減其尺寸以及其成本。
一旦帶有高能量的帶電粒子(例如電子)運動方向產生改變,便會發射出X射線。這變化可以藉由同步輻射加速器內的磁場或雷射電漿加速器內的強集中力造成,亦或利用強雷射脈衝的電場強迫電子上下振盪,該過程被稱為康普頓(或湯姆森)散射。電子束可以使用傳統的加速器4或雷射粒子加速器產生5。一雷射加速器需要使用兩個雷射脈衝同步和精確地對齊(複雜的實驗挑戰),亦或將雷射脈衝能量一分為二,對半的能量可分別利用來進行粒子加速與散射。
在2012年5月Nature Photonics中提到,Kim Ta Phuoc和來自法國與美國的同事現已發展出使用單一雷射脈衝產生電子束和散射的方法6。他們說明此法每投射一次大約108個光子可以產生能量超過100
kev以上的X射線能量。因為電子束非常小(大約1 μm
),產生的X射線可以用於高密度或厚物體內部小尺寸結構的高解析度圖像。
研究人員電透過一種稱為雷射電漿波電子加速(laser-wakefieldaccelerator)(註1)
的技術產生電子束,當通過電漿時強烈的雷射脈衝光產生的波就如同船在水上行駛一樣。電漿波可以掠過在電漿中的電子且加快他們使其有更高能量。Ta
Phuoc 等人藉由將雷射聚焦於氣體噴流(gas jet)中形成長僅 3
毫米長的低密度電漿以產生高達100 MeV的電子能量,所需距離遠比傳統加速器來的更短。利用雷射電漿波電子加速器產生的電子束是很小的,直徑約1μm,而且在雷射脈衝後傳遞約10μm。為產生X射線,Ta
Phuoc等人把薄塑膠箔放在氣體噴流的尾端。雷射脈衝的前端在接觸薄塑膠箔後立即使其離子化,因此形成高濃度的電漿。大部分的雷射脈衝接著看到高反射的「電漿鏡」(plasma
mirror)7,同時朝向電子束反彈回來。當雷射脈衝撞擊電子束時,雷射光會使這些電子散開(圖1)。(註1: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Tomography of a laser wakefield accelerator”
使用翻譯"使用斷層掃描技術探究雷射電漿波電子加速器"為題。)
|
圖一:這個自反射的設計配合短脈衝雷射可以用來產生較亮的硬X射線。當雷射脈衝朝向一薄塑膠箔的時候,在雷射電漿波電子加速器中產生高能電子束(上)。當薄塑膠箔被雷射脈衝撞擊時,由於薄塑膠箔離子化形成高反射的「電漿鏡」,便將雷射脈衝往電子束入射方向反射(中間)。最後反射的雷射脈衝撞擊電子束,並透過康普頓散射產生100
keV的X射線(下),這個薄塑膠箔讓單一的雷射脈衝同時加速電子束且完成康普吞散射。此一硬X射線可在高密度或較厚的物體內部產生高解析度成像。 |
電子束的能量使散射的光子能量產生顯著轉變—從最初的雷射能量約1 eV到X-射線能量超過100
kev。此雷射光子會以著電子束的軸向形成一狹窄錐體產生後散射。反射之後,因為電子束位在雷射脈衝後僅約10
μm的位置,因此光脈衝並不會在碰撞發生前繞射。
薄塑膠箔的擺放位置是使得X射線達到可能的最高亮度的重要關鍵。如果金箔在電漿中放得太前面,電子束將不會到達它的最大能量,因此產生較少X射線;如果放得太後面,這個雷射脈衝會產生繞射,因此減少X射線源的強度。如果箔剛好放在正確的位置,強大的雷射脈衝撞擊高能電子束產生非常亮的硬X射線源。
直到現在,最成功從雷射電漿交互作用製造X射線的方法是使用電子的「扭轉」(wiggle),如同當電子在雷射電漿波電子加速器內被加速2,
3或者利用雷射固體交互作用產生的高度諧振(high-harmonic)8。Ta
Phuoc等人過去使用1
PW非常強的雷射脈衝,這是唯一達到較短波長的硬X射線能量的方法。相比之下,康普頓的散射技術只需要30
TW的脈衝便可產生了100 keV的能量。
電子束寬頻的本質造成X射線的寬頻譜。不幸地,很多X射線的應用需要窄頻譜的X射線。這個問題可以藉由利用雷射電漿波電子加速器產生準單能(quasi-monoenergetic)的電子束(在正確的條件下)去克服9-12或利用X射線鏡(X-ray
mirrors)來使其寬帶輻射變窄,如同傳統同步加速器中光束線的作法一般。
與目前的同步加速光源(在較高的能量下)相比,結合極小的光源尺寸、低發散及短脈衝的技術提供了非常高的峰值亮度(1021
photons/(s.mm2.mrad2.0.1
%bandwidth)。然而,目前系統使用30 TW鈦藍寶石雷射,操作在最大頻率只有10
Hz的條件下,此X射線源的平均亮度是相對較低的。儘管如此,此一簡單的架構應該可使其容易地讓雷射系統調整到千赫頻率的操作規模。或許以高頻率操作雷射作為驅動的X射線系統完成的那天即將到來。
References:
1. Esarey, E., Schroeder, C. B. & Leemans, W. P.
Rev. Mod. Phys. 81, 1229–1285
(2009).
2. Rousse, A. et al. Phys. Rev. Lett.
93, 135005 (2004).
3. Kneip, S. et al. Nature Phys. 6,
980–983 (2010).
4. Schoenlein, R. W. et al. Science
274, 236–238 (1996).
5. Schwoerer, H., Liesfeld, B., Schlenvoigt, H.
P., Amthor, K. U. & Sauerbrey, R. Phys. Rev.
Lett. 96, 014802 (2006).
6. Phuoc, K. T. et al. Nature Photon.
308–311 (2012).
7. Kapteyn, H. C., Murnane, M. M., Szoke, A. &
Falcone, R. W. Opt. Lett. 16,
490–492 (1991).
8. Dromey, B. et al. Phys. Rev. Lett.
99, 085001 (2007).
9. Mangles, S. P. D. et al. Nature 431,
535–538 (2004).
10. Geddes, C. G. R. et al. Nature 431,
538–541 (2004).
11. Faure, J. et al. Nature 431,
541–544 (2004).
12. Faure, J. et al. Nature 444,
737–739 (2006).
資料來源: |
Nature Photonics 6, 280–281 (2012)
doi:10.1038/nphoton.2012.86
Published online 02 May 2012 |
|
http://www.nature.com/nphoton/journal/v6/n5/full/nphoton.2012.86.html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