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期 2012年5月刊
 
 
 
發行人:林清富所長  編輯委員:陳奕君教授  主編:林筱文  發行日期:2012.05.18
 
 

本所6月份演講公告:

日期

講者簡介 講題 地點 時間

光電論壇

6/1 (Fri) 高涌泉教授
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待訂 博理館
101演講廳
15:30-17:30
6/8 (Fri) Dr. Asif Khan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待訂 博理館
101演講廳
15:30-17:30
6/15 (Fri) 郭成聰博士
核能研究所研究員兼專案計畫主持人
高聚光太陽光發電技術 博理館
101
演講廳
15:30-17:30

 
 
 
4月份「光電論壇」演講花絮(花絮整理:姚力琪)
時間: 101年4月13日(星期五)下午3點30分
講者: 楊邦彥總經理(怡和創業投資集團)
講題: 大中華地區LED產業縱橫談
  楊邦彥總經理於4月13日(星期五)蒞臨本所訪問,並於博理館101演講廳發表演說,講題為「大中華地區LED產業縱橫談」。楊總經理本次演講內容精彩,演講時面面俱到,與本所師生互動佳,本所教師及學生皆熱烈參與演講活動,獲益良多。
 

楊邦彥總經理(右)與本場演講主持人林清富所長(左)合影


時間: 101年4月16日(星期一)上午10點10分
講者: Prof. Shun Lien Chuang (Dept of EC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講題: Metal-Cavity Nanolasers on Silicon: How small can they go?
  Prof. Shun Lien Chuang於4月16日(星期一)蒞臨本所訪問,並於博理館201會議室發表演說,講題為「Metal-Cavity Nanolasers on Silicon: How small can they go?」。Prof. Shun Lien Chuang演講內容精彩,本所學生參與熱烈並踴躍提問,獲益良多。
 

本場演講者Prof. Shun Lien Chuang

 

時間: 101年4月27日(星期五)下午3點30分
講者: 譚昌琳博士(台積固態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
講題: Can a Major Semiconductor Player Accelerate the LED Cost Reduction Curve?
  譚昌琳博士於4月27日(星期五)蒞臨本所訪問,並於博理館101演講廳發表演說,講題為「Can a Major Semiconductor Player Accelerate the LED Cost Reduction Curve?」。本所教師及學生皆熱烈參與演講活動,譚博士演講內容豐富精彩,與現場同學互動佳,本所師生皆獲益良多。
 
 

 

 
 

 

~ 與南京大學(Nanjing University)博士生交流活動 2011  系列報導 ~

(時間:100年10月8日至10月14日;地點:南京大學

【之十二】

撰文:光電所博士班學生鄭東祐

一、軟凝聚態與生物物理研究群

參觀軟凝聚態與生物物理研究群時是由南京大學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秦猛副教授來為我們作介紹。這間實驗室主要是研究蛋白質分子動力學。蛋白質如何快速而準確地折疊到不同的功能結構一直是蛋白質科學領域中非常重要的議題,一旦了解了這個問題,人類就有機會可以自行合成出類似蛋白質的有機物,並設計不同的折疊功能。但是蛋白質結構太過複雜,要直接對蛋白質進行研究非常困難。多肽與蛋白質同樣是由胺基酸組成,也會有折疊的形態,結構較蛋白質簡單,因此是蛋白質研究者的良好研究對象。

他們能夠在實驗室中控制合成多肽的過程,以不同的胺基酸序列來合成多肽。組合出多肽後,他們可以利用螢光光譜來判斷不同的折疊形態,也可以使用非接觸式的原子力顯微鏡來直接觀察形貌。他們也利用原子力顯微鏡來進行多肽折疊結構的觀察,將原子力顯微鏡的針尖碰觸到一條多肽後,多肽就會吸附在針尖上,再以一定速度提起,記錄提起的高度與針尖受力大小的變化。一般情況下針尖的受力會隨著高度提升而增加,若多肽的某個折疊處在某個高度時斷開,針尖的受力便會突然降低,研究者可據此判斷多肽的折疊情況。

(左上) 圖一:軟凝聚態實驗室內部空間;
(右上) 圖二:為我們介紹實驗室的秦猛副教授,後方黑色箱子為原子力顯微鏡的隔音除震箱;
(左下) 圖三:多孔洞凝膠的原子力顯微鏡影像;
(右下) 圖四:以原子力顯微鏡針尖提拉多肽時針尖受力變化的數據

他們已合成出一種會堆疊成網狀結構的多肽,由於具有彈性,巨觀上看起來像是凝膠一般。此種凝膠因為充滿孔洞,所以可以用來當作某些藥物的載體。他們已在老鼠上進行實驗,將載有藥物的凝膠投入老鼠的傷口中,可以在較長的時間中讓藥物往四周組織穩定擴散出去。另外他們也有合成同時具有親水端與疏水端的多肽,會自組合成球狀結構,可將藥物包在球狀結構的中心,做為藥物的載體。

二、太陽能電池實驗室

太陽能電池實驗室中目前主要的研究主題是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他們使用的FTO做為玻璃基板,並使用一台刮刀式的儀器來自動塗佈多孔薄膜,可以微調薄膜的厚度及塗佈的速度。他們的多孔薄膜包括二氧化鈦奈米管及氧化鋅奈米微粒等材料。他們使用低溫乾燥製程,將製作好的奈米結構材料放入約零下五十度的低溫環境中,再抽氣使氣壓降低,水份便會由固態直接昇華,不會破壞到生長好的奈米結構。實驗室中也有可以在對電極上蒸鍍鉑薄膜的儀器,電解質的使用上則以液態電解質為主。另外實驗室中還有一台熱固式的封裝機,將太陽能電池模組的上下面以熱固性的膠黏好後,放入封裝機中,儀器會對模組施加均勻的壓力,再加熱使膠固化。台大這邊的趙俊傑同學問到加熱是否會對模組的穩定性造成影響,應可考慮使用紫外光固化膠,對方也坦言目前模組穩定性的確還沒有很好。他們也展示了太陽能電池的實際操作,用檯燈照了電池模組後產生的電力可以驅動風扇與LED。

(左) 圖五:太陽能電池封裝儀器;(中) 圖六:低溫乾燥設備;(右) 圖七:展示太陽能電池工作狀況

 

【之十三】

撰文:光電所博士班學生吳仲倫代表團學生副隊長

10月13日早晨,我們一行人動身離開湯口鎮,前往宏村。宏村顧名思義,為一村落,相傳為汪氏一族於北宋政和年間建立,初始名稱為弘村,直到清弘曆年間,避免與乾隆帝名號相衝,故而改名為宏村。至今仍完整保存許多明清期間建築,倍受重視;根據統計,其中包含明代建築1棟,清代建築102棟,並且於2011年5月5日,被中國國家旅遊局正式授予國家5A旅遊景區稱號。

宏村就地理位置而言,背依黃山之雷岡山餘峰,除了房屋建築出名外,其村內擁有之完善的水利系統,也使得它享譽國際。相傳,運河系統為明代汪辛之妻胡重娘所規畫,經過十年的努力,成功將西溪水引入村莊,為人們而使用,之後汪辛出資白銀一萬兩,在村莊中心建構半圓形月塘,整個宏村外觀如一頭牛,相傳「山為牛頭,樹為牛角,屋為牛身,橋為牛腳」,月塘則被稱為「牛胃」,散布於村莊內的水渠稱為「牛腸」,而且在宏村內不必怕迷路,順著水流方向移動,就可走出宏村,圖一為我們於月塘參觀時的合影,其中可以清楚看到水中出現房屋的倒影,非常的特別,也因場景之漂亮,電影「臥虎藏龍」也曾到月塘來取景。此外,我們參觀了汪氏宗祠,內有三張汪氏族人的畫像,供後人瞻仰,古代女人一生只有兩次機會出入祠堂,一是結婚時,為祭拜祖先,二是往生後、出殯前,棺木會暫放於祠堂,然而胡重娘的畫像卻供奉於汪氏祠堂內(左側),由此可知,其建設宏村水利設施功勞之大,使之死後,雖然為女性,仍然能被供奉於祠堂,為後輩所瞻仰。我們也參觀了古代的私塾「南湖書院」,最早是在北宋時期,當地人建設的私塾供兒童讀書,一開始共有六處,直到清代嘉慶年間,將其六處整合為一院,並且命名為「以文家塾」,又稱南湖書院,其中南湖書院內的「志遠堂」(圖二),內部空間採光良好、寬敞,並且擺放孔子之畫像。宏村內最大、最奢華的建築為「承志堂」,是清末商人汪定貴所建,主廳兩側分別為管家房、小孩讀書房,並設有魚池,打麻將或是吸食鴉片也有對應的空間,可說是相當的豪華,主廳內有許多精緻的木雕,是相當難得的文化遺產(圖三),其中木雕內的人像有些沒有頭的部位,根據導覽員口述,這是文化大革命時期遭到破壞的結果,現在得以保存的木雕,是當時在木雕周圍寫上革命標語,才得以保存的成果。導覽員帶我們逛了一圈後,讓我們在附近自由行動,宏村由於保有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吸引許多民眾到這裡來寫生,隨處都可以看到許多人席地而坐,用素描、油畫等方式,記錄這美麗的畫面(圖四)。經過一個上午的遊覽,讓我們一行人深刻地體會到安徽省宏村之美。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Enhanced optical absorption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with microcavity-embedded TiO2 photoanodes

Professor I-Chun Cheng

Graduate Institute of Phot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臺灣大學光電所 陳奕君教授

We report the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DSSCs) with microcavity-embedded nanoporous TiO2 photoanodes. For DSSCs with photoanodes composed of a stack TiO2 sublayers with microcavity concentrations arranged from low to high on the light illumination path, the 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 and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were improved. A pronounced increase in optical absorption and incident monochromatic photon-to-current conversion efficiency in the long-wavelength region indicated that the enhancement of cell performance was due to the multiple scattering of light by the microcavities and the light confinement by the stack of TiO2 sublayers with a high-to-low effective index of refraction. The internal resistances and the electron transport kinetics in the TiO2 were studied by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The Nyquist plots of th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a of the DSSCs (Figure 1)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ce of microcavities does not influence the electron lifetime in the TiO2 film but does affect the charge transport resistances at the TiO2/dye/electrolyte. The 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 and conversion efficiency (Figure 2) were improved by 26% and 20% for the DSSC with photoanode in a trilayer structure made using TiO2 paste mixed with 2 wt.%, 5 wt.% and 10 wt.% PS microspheres diluted in DI water for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sublayers, respectively.

Figure 1

Figure 2

©2012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D.-W. Liu, I-C. Cheng, J. Z. Chen, H.-W. Chen, K.-C. Ho, and C.-C. Chiang, “Enhanced optical absorption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with microcavity-embedded TiO2 photoanodes,” Optics Express, vol. 20, No. S2, pp. A168-A176, Mar. 2012

 

Direct Side Pumping of Double-Clad Fiber Laser by Laser Diode Array Through the Use of Sub-wavelength Grating Coupler

Professor Ding-Wei Huang

Graduate Institute of Phot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臺灣大學光電所 黃鼎偉教授

An electron-beam fabricated sub-wavelength grating coupler for direct side coupling of light emission from a high-power laser diode array was studied theoretically and implemented experimentally. A gold-embedded silica-based design for grating coupler was employed to minimize the thermal expansion due to the accumulated heat from light absorption by metal part of the grating coupler. In addition,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backward diffraction loss and the groove wall non-verticality due to fabrication distortion, the grating pitch and groove width were optimized for the highest coupling efficiency.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grating coupler is capable of coupling light power up to 21 W from a 976-nm continuous-wave operated laser diode array into the inner clad of a 400-μm-diameter double-clad fiber with an overall coupling efficiency of 50%. Furthermore, a laser diode array side-pumped Ytterbium-doped double-clad fiber laser by using the grating coupler was demonstrated. By fine tuning the slow-axis collimation lens array, the laser pumping scheme can easily be switched between bi-directional pumping and uni-directional pumping. Compared with the uni-directionally pumped fiber laser of the same gain fiber length, the laser slope efficiency of the bi-directionally pumped fiber laser was increased by 18% due to a better gain distribution over the fiber length. Finally, the signal output power of 10 W with a slope efficiency of 61% was achieved for the bi-directional side-pumped fiber laser.

   
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side-pumped Yb-doped fiber laser (a) Bi-directionally pumped Yb-doped fiber and (b) Uni-directionally pumped Yb-doped fiber. FAC represents the fast-axis collimation lens, and SAC represents the slow-axis collimation lens.     Fig. 2. Schematic diagrams of the gold-embedded silica grating coupler with (a) normal incident pump light, and (b) an angle of incident pump light.
 
Fig. 3 (a) The measured laser signal output power against coupled pump power of bi-directional pumping (square points) and uni-directional pumping (triangular points) schemes, respectively. (b) Laser output spectrum for bi-directional pumping at 1 W (black curve) and 10 W (red curve) output power, respectively.

 

     
 
 
論文題目:應用狹縫波導結構控制絕緣上矽波導之極化相依性

姓名:馬躍峰   指導教授:黃鼎偉教授

 

摘要

在本論文中,一種狹縫波導結構已被成功運用來解決設計絕緣上矽的波導原件中極化相依性的問題。藉由精確控制狹縫波導的極化相依性,設計出一個由狹縫波導構成,極化不相依的雙通道定向耦合器。在垂直/水平狹縫的結構下,原件耦合區域長度可小至23.13 μm / 27.33 μm 並同時達到消光比大於22 dB / 27 dB以及1-dB頻寬大於100 nm / 200 nm的絕佳效能。

更進一步的,此極化不相依耦合器,已被應用於實現一個由絕緣上矽狹縫波導所構成、極化不相依的跑道型微環狀共振器;並可藉由狹縫波導幾何結構的最佳化過程,以於寬頻寬範圍內維持無極化模態色散的運作。TE與TM二極化模態其頻譜響應不僅在操作波長相同,並且於C-band及L-band範圍內的共振波長差,在以垂直/水平狹縫結構下可小於0.1 nm / 0.25 nm。此元件的自由頻譜範圍可以達到大於10 nm,同時元件尺寸可維持小於 30 μm。就目前所知,這是第一個以垂直/水平狹縫波導結構設計的微環狀共振器,可以達到如此無極化模態色散的絕佳效能。

 

圖一、由垂直狹縫波導構成之跑道型微環狀共振器及其耦合區域截面

 

圖二、由水平狹縫波導構成之跑道型微環狀共振器及其耦合區域截面

 

 

論文題目:使用奈米結構提升發光二極體之性能

姓名:鄭允瑋   指導教授:黃建璋教授


摘要

本論文中,我們使用電流導向結構、側壁奈米柱反射器、以及光子晶體等奈米結構來改善發光二極體之特性。

光子晶體是週期性排列的圖樣,我們將其應用在元件表面及周圍,以提升高階及低階模態的萃取效率。圖一是包含表面粗化以及周圍奈米洞光子晶體的元件新穎結構以及光子晶體的SEM圖。

圖二為各元件的發光場型圖,可以看出側壁奈米洞結構元件有最佳指向性。因其類似光柵的結構,可以將光衍射或導向至垂直元件表面的方向而被收集。

圖一

圖二

 

 
 
 

— 資料提供:影像顯示科技知識平台 (DTKP, Display Technology Knowledge Platform) —

— 整理:林晃巖教授、陳聖灝 —

電漿:損耗與增益

對於一個小型電漿光放大器而言,要提供足夠的增益(gain),克服損耗(loss)仍是根本的挑戰。而近期的研究成果帶來了謹慎但樂觀的前景。

金屬的光學特性在過去十年間已被大量地研究,儘管成功地在研究中以表面電漿波達到極高的光侷限性,克服存在於金屬之損耗依舊是一根本之挑戰,這不但增強了研究人員的決心並引領了相關領域之突破,例如:表面電漿放大器的研究[1, 2]。2012年Jacob Khurgin和Greg Sun兩人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發表了一篇對表面電漿放大器(surface plasmon amplifiers)實用性之論文[3],文中指出,在大部分的系統中(通常具有極強的侷限性以及相當高的損耗)只能在極短的光脈衝激發下才有放大的效果;用直觀的方式計算在III–V族半導體中的載子濃度(carrier populations)以及金屬損耗,推論在此類強侷限性之表面電漿放大器使用電注入方式可能並不可行。雖然種種跡象顯示克服金屬損耗為一重大挑戰,然關於金屬系統中的增益現象之研究不斷地增加,且此領域逐漸嶄露頭角,顯示出研究人員對此仍深具信心。

由於具有高吸收之特性,在光學元件的設計上金屬是通常不被列入選擇的項目,然而此類自然損耗卻是金屬最特別的性質,並沒有其它材料可以像金屬能使得光和電子之間擁有如此好的耦合(couple)特性,事實上對於光波在透明物質(非金屬材料)中的行為我們僅能作有限度操控,以致於繞射極限被認為與波長有關,而無法改變其限制。藉由在光學元件中加入金屬結構,我們可使用精準的現代製程技術來研究真正影響繞射的因素。早期在電漿領域大多數之研究幾乎完全省略了這些損耗,導致對大部分可行的構想都望之卻步;如今,研究人員已能普遍接受損耗作為達到某些特殊目的代價,例如超高解析度成像、奈米尺度聚焦以及幾乎毫無自由度限制地對材料設計所需之電磁響應。

在了解Khurgin和Sun提出的問題前,必須先考慮在金屬奈米結構中產生光的兩個機制:首先是藉由在靠近金屬表面的準自由電子的協同振盪儲存部分光能。對於表面波而言,和此類電子耦合可以增加光子的動量(減少等效波長),因此可使其場侷域現象更為顯著,在表面電漿頻率操作下,此現象可達到最強之效果,此時光能平均的分布在金屬與介電材料上[4],對於損耗在所有金屬中被視為最低的貴金屬,其電漿頻率(藍~紫外光)完全根據金屬以及周圍介電材料之介電係數(permittivities)決定。而第二個機制則是利用在金屬與介電材料之界面上,介電材料的電荷對可自由地和鄰近之金屬表面上的電荷產生交互作用,在具有較小曲率半徑或是相鄰距離較小之金屬奈米結構上被發現:在長波長操作下可更顯著地產生較強的場侷限性,其損耗被認為小於在電漿頻率下之操作。上述的兩種機制在相互作用下會使得電漿頻率產生大幅紅移現象,例如:半徑約為10 nm之奈米銀小球可在綠光下產生共振現象。

Khurgin和Sun強調金屬損耗的大小是目前對於研究電漿放大器所面臨之最大挑戰,特別是在於光波頻率下損耗以及侷限性都相當地強,注意到表面電漿的生命週期(life time)大概約為電子的碰撞週期(collision time~10-14 sec [5])。雖然此類激發週期非常地短,Ma等人發表了室溫下操作於此範圍內之表面電漿半導體雷射[6],他們利用短的光波脈衝激發此元件;但若使用電激發(electrical pumping)之方式可能需要106A cm-2的閥值電流密度(threshold current density)才有辦法達成需求。第一個在室溫操作的同質介面二極體雷射因為較差的載子侷限性約需大於105 A cm-2的閥值電流密度,且為了避免損壞而選用了脈衝式注入之方式操作;而目前的雙異質介面二極體雷射則約需103 A cm-2的閥值電流密度。上述例子說明了Khurgin和Sun所提出的觀點:由於高注入電流密度所造成之損害將會對表面電漿放大器產生極嚴重的限制條件,同時也指出如此一來便限制了電注入式的表面電漿放大器在三個維度達到奈米等級的光侷限性(也就是操作在電漿頻率下)之可能性。現有的應用實例為使用染料分子作為增益材料的金奈米顆粒雷射元件[7],其閥值電流密度(調整至前述所需之閥值電流密度)接近107 A cm-2

操作在非電漿頻率之範圍下,依舊可藉由表面電荷在金屬奈米結構上的行為,在兩個維度上控制其損耗而達成較佳之光侷限性。Hill和其工作團隊即成功展示了可以電注入方式操作並於通訊波段範圍(波長約1550 nm)下使用的表面電漿雷射[8] (如圖一)。研究中Hill等人使用金屬平板夾住90 nm寬的半導體材料形成一個三明治結構以提供較強的場侷限性,但不幸地,此元件無法操作在室溫下,且在10 K的低溫操作下閥值電流密度仍需2×104 A cm−2(前文中提到Ma等人的研究在室溫下操作期閥值電流密度約在103-107 A cm−2),雖然和Khurgin和Sun得出的結果一致,但仍無法明確解釋為何金屬損耗在此波長操作下應比在可見光操作下較低,然而閥值電流依舊居高不下之原因。Khurgin和Sun將其中之差異歸因於光的侷限現象加速了在半導體內自發性載子複合(spontaneous carrier recombination)行為。

現今自發性放射與光子能態的關係被認為與電子能態相同,Purcell首先提出可藉由利用腔體作侷限或回授(feedback)以調整光子能態[9]。例如前文提到的Ma等人便可達到18倍的Purcell增強係數(Purcell enhancement factor) [6],Khurgin和Sun計算在侷限下的表面電漿可達到100倍的Purcell增強係數,其結果與實驗一致[10]。儘管在放大器中會提高為了提供足夠的增益以及維持居量反轉(population inversion)所需的電流密度,但因為可使得某些自發過程產生的發光亮度提升,像是螢光或拉曼散射,故Purcell效應帶來的增強往往有著高度的需求。一般而論,Purcell效應所產生的損耗並不對雷射造成問題,往往雷射必須當閥值激發超過損耗時才會產生(而其速率大約是自發性複合的10的次方倍),同時Purcell效應也帶來了許多益處,例如可將自發性放射引入所需的雷射模態並可降低閥值條件,這也是為何電漿雷射可以成功被使用的原因[11]。

綜觀上面所提及的論點,有哪部份是我們可以抱持著信心的呢?在發展微型化雷射的過程中很容易忽略掉某些重要的優勢,從電漿雷射的研究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新的點子來解決過去存在的問題。舉例而言,波長尺度的雷射在室溫環境下進行連續電子注入下變得可行,即便這些元件並不完全比繞射極限小[12],但金屬在此條件下扮演了三個重要角色:作為電極、散熱器以及共振器。當臨界電流密度接近105 A cm−2時,仍有許多事情有待克服,但通往微型化的路已被開啟。我們也必須注意到電漿放大器如今可允許光在奈米尺度下被產生且被維持住,這就是當初發展電漿(plasmonics)相關研究最原始的動機,也就是光在電漿放大器中所具有的獨有特性是我們想要去尋求作為利用的[1]—而這部分的疑問至今尚未被廣泛地研究。

圖一:電子注入式電漿放大器之橫截面,圖中顯示奈米金屬結構與表面電漿腔體模態(紅線)的內部電場。由於在金屬的電子散射以及較快的自發性復合(FP/τr),較強的光侷限效應會造成較強的傳播損耗(propagation loss),其中τr為在半導體中由於Purcell效應(FP)所造成的複合時間,Khurgin與Sun認為這兩個原因造成表面電漿放大效應無法由一般的閥值電流密度達成。

金屬損耗的大小以及Purcell效應的作用在電漿放大器以及電漿雷射這兩個逐漸嶄露的研究領域為主要的探討重點,儘管如此,或許當我們能夠回答「到底電漿放大器對什麼是有用的?」的時候,我們便可以找到解決方式解決Khurgin和Sun所提出的問題,而這依舊尚待解決。考慮以微型化雷射作為積體光路元件,直接以電子注入是最為重要的,且前文中提的難處依舊限制著我們突破繞射的障礙。然而當我們尋求如何利用光在奈米結構中的獨有性質時,對於多數的應用而言,光激發可能是一個可行的方式,在此同時,不論是否是在通訊光電路中可以得到更緊密的光源排列(藉由微型化的雷射光源),或開闢了全新通往奈米感測研究的途徑,亦或是給了我們更進一步地瞭解光和物質的交互作用,這些新展露且振奮人心的領域可望為量子電學與光子學帶來新的可行性與新的知識。

 

參考文章:
[1] Oulton, R. F. Mater. Today 15, 592–600 (January/February 2012).
[2] Berini, P. & De Leon, I. Nature Photon. 6, 16–24 (2012).
[3] Khurgin, J. B. & Sun, G. Appl. Phys. Lett. 100, 011105 (2012).
[4] Wang, F. & Shen, Y. R. Phys. Rev. Lett. 97, 206806 (2006).
[5] Johnson, P. B. & Christy, R. Phys. Rev. B 6, 4370–4379 (1972).
[6] Ma, R.-M. et al. Nature Mater. 10, 110–113 (2010).
[7] Noginov, M. A. et al. Nature 460, 1110–1112 (2009).
[8] Hill, M. T. et al. Opt. Express 17, 11107–11112 (2009).
[9] Genov, D. A. et al. Phys. Rev. B 83, 245312 (2011).
[10] Gontijo, I. et al. Phys. Rev. B 60, 11564–11567 (1999).
[11] Ma, R.-M. et al. Laser Photon. Rev. http://dx.doi.org/10.1002/lpor.201100040 (2012).
[12] Ding, K. et al. Phys. Rev. B 85, 041301 (2012)
 

文章來源: Rupert F. Oulton, Plasmonics: Loss and gain, Nature Photonics 6, 219–221(2012) doi:10.1038/nphoton.2012.72Published online 30 March 2012
網址: http://www.nature.com/nphoton/journal/v6/n4/full/nphoton.2012.72.html
   
   
 
 
 
版權所有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光電工程學研究所   http://gipo.ntu.edu.tw/
歡迎轉載   但請註明出處   http://gipo.ntu.edu.tw/monthly.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