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人:黄升龙所长    编辑委员:蔡睿哲教授    主编:林筱文    发行日期:2008.05.06

最新消息与活动公告    所务公告及活动花絮    特别报导    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研究成果专栏

实验室介绍    光电要闻    健康小站

最新消息与活动公告

  

     贺!本所何志浩教授荣获2008潘文渊文教基金会考察研究奖,特此恭贺

     第一届台湾大学—南京大学光学微结构与激光技术博士生论坛:519日~20

本所与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物理系合作举办2008 第一届台湾大学南京大学光学微结构与激光技术博士生论坛」将于20085月19日至20假博理馆201会议室举行。此次将由南京大学代表团教师4人带领研究生9人前来本校与本所代表团10位博士生进行交流;欢迎有兴趣参与之师长同学于两天研讨会期间前来博理馆201会议室共襄盛举。

   本所5月份演讲公告:

日期

讲者简介

讲题

地点

时间

5/23 (Fri)

祝世宁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

待订

博理馆

101演讲厅

16:30-18:30

5/30 (Fri)

Prof. Cun-Zheng Ning

Center for Nanophotonics-Arizona Institute of NanoElectronics,

Center of Solid State Electronics Research (CSSER)

and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Surface Plasmonic and Nanowire Lasers : What is the Ultimate Size Limit?

博理馆

101演讲厅

16:30-18:30

 

所务公告及活动花絮

 

 4月份「光电论坛」演讲花絮 

时间:2008411日下午430

讲者:林政辉先生(澹庐书会理事长
讲题:书法漫谈

林政辉先生于2008411日(星期五莅临本所,并于博理馆101演讲厅发表演说,讲题为「书法漫谈」,本所教师及学生皆热烈参与演讲活动,获益良多

 

特别报导

 

 

国立台湾大学光电工程学研究所

赴中国大陆知名大学及研究机构参访报告

— 出访日期:2008年38日至316日 —

一、前言黄升龙所长

去年四月的清明时节,杨志忠教授率团参访了北京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和物理所,团员收获丰富(详见2007年5月之所讯),今年杨教授再度组团参访江南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包括:浙江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纳米技术及纳米仿生研究所、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大学等。团员包含:黄升龙所长林恭如副所长冯哲川教授刘致为教授吴志毅副教授曾雪峰助理教授李允立助理教授何志浩助理教授所讯主编林筱文小姐。一行10人于3月8日出发,展开忙碌而紧凑的九天参访行程,此行团员收获丰富,也惊讶于大陆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快速发展,大家分工合作,每人针对所见所闻,就所参访机构之现状略述如后,依参访之先后顺序,分两期所讯与大家分享 。

、参访纪要(下篇)

上海复旦大学参访纪要光科学与工程系

(刘致为教授)

现况介绍

   目前全系有教授14名,副教授11名。教授中包括2名院士、1名长江特聘教授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该系拥有光学国家重点学科,在211”985”等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中获得近2000万元的建设经费。在科研方面,以信息光子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新型光子学材料与器件作为主攻方向,侧重于基础光子学以及微光子学与纳米光子学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并适当重视光子学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近5年来,获得各类科研经费总额过2400多万元。该系拥有多台进口激光器、光子学器制备系统、薄膜制备系统以及分析测试系统等设备,研究条件优越。

 

二、研究状况

    1. 飞秒激光物理及非线性光学研究:

应用先进的飞秒激光光源,探索发现新的光学非线性特性和效应,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创新的非线性激光技术。

   2. 微光子学材料与器件:

   微光子学以光波导、光学微腔等具有一定功能的微小光学光路为研究对象,不同功能的微小光学光路的集成(称为集成光学,或集成光子学)是追求目标。工作集中于探索功能玻璃材料作为光子芯片应用的可能性,研究涉及材料的性能、微结构和微图形及光子学器件。

  3. 超高密度纳米混合存储:

激光辅助混合磁存储的纪录介质材料

激光辅助混合磁存储的动态系统研制

混合存储介质、特殊磁结构的自旋超快动力学过程

自旋电子学材料和微磁学模拟

纳米存储材料的自组织生长

  4. 凝聚态光学性质与光谱学研究:

发展新型凝聚态光谱方法和实验系统,覆盖红外到χ波段的光谱范围。

研究信息功能材料和器件所体现的宏微观光学性质及其微观电子态结构。

研究光电子信息功能材料和器件的光学性质和磁光性质,建立光学数据库。

探索光电子信息获取、检测和分析的新原理和新方法。

研制新的光子材料和器件。

  5. 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和特征

1.聚焦离子束溅射法制备及调节半导体表面量子点降

2.可调谐发光增强型Si纳米晶制备及基于该材料的Si激光器研究

3.有序结构导引的新型多孔硅

4.新型光信息材料的光学性质

 

三、人才培养

 

   该系拥有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招生规模为每年40名,并计划扩大到每年60名;还拥有光学、光电工程及原子与分子物理3个专业的硕士点和光学专业的博士点,每年招收30名左右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该系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课外活动,如创办系刊、组织学术报告、进行演讲比赛和各种体育竞赛,参观天文台、公司、实验室等。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

   该系与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学术交流活动频繁,20002005年间,来自国外研究单位到该系作学术访问的学者共有70多人次;同时该系每年也派两名以上教师到国际著名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研究。2000年以来该系成功举办或参与组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如中韩双边学术会议、国际玻璃材料学术研究会等。

 

参考图片:

 

 

华东师范大学参访纪要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林恭如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集中了校内两个研究单位,投资近一亿人民币经费于精密光谱国家重点实验室,设备完善。师范大学有两类学生,包含公费生与非公费生。华师大本以培育高校师资为主,但近年政府已不提供所有毕业生之师资工作,华师大研究生也转而积极从事研发与产业相关工作。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徐信业教授为本次参访之主要接待人,本次参访以参观激光与光谱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华师大绝大部份科研经费也集中于此二国家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5500平方米,其中实验空间部分占3000平方米,重点设备仪器总值达5000万人民币,平均每年研究经费可达700万人民币,合作机构包含NISTLaval University等前沿大学与国际各个顶尖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在大楼

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入口翦影

  目前华东师范大学已有固定人员43(含教授21名与副教授11),其中教授人数占约4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共29名,其中含一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杰出青年三位,长江学者二名。截至目前为止,该实验室总共承接研究计划项目包括国家973项目首席一项(张继平教授主持)与五项课题,标的性研究成果则有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相关论文已在20012004Science上发表,飞秒光梳国际比对的四个国家交互检验得到印证。另外有关单光子延迟与选择实验也发表于2007Science(中法合作)。光外差与磁共振光谱技术则屡被国际学刊引用。华师大也自行研发近红外单光子探测器,其暗计数与单光子量测比达6x10-5,已超越国际水平。

以激光进行原子捕获之冷却腔

相位与频率锁定双稳定激光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获批准成立,属于国家985平台建设项目中之一,自2000年起原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至2007始改隶国家实验室。该实验室从事追求对光场在时域与频域同时实验精密控制达阿秒级与紫外区光元与精密灵敏控制量测三大方向。目前相关重点研究工作包括(1)时域与频域精密光谱学 (2)原子分子精密光谱(3)紫外高分辨精密光谱(4)阿秒超快与超强激光光源研发。这些重点研究工作预期朝向单光子精密光谱分析、冷原子(冷镱原子)时变数与红位移光谱分析、分子冷却光谱学等重要前研科学研究课题发展。此外,利用非秒激光产生自组结构、与原子分子及光子的量子操控等课题亦是研究项目主轴之一。

时析光学非线性参数分析系统光源 时析光学非线性参数分析系统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实验室重点研究项目成果部分则包括

(1) mHz级超稳激光器作用控制下,冷镱原子温度可自500K降至10-5K以下使其跃迁线宽仅达mHz以下。

(2) 慢光实验纪录可达10s m/s,光子减速激光冷却温度可达10-9K以下(原子自发性辐射闭合),并可利用射流分子束配合四级矩静电场设计选择低速分子,始可选择分子密度提高增进实验灵敏度。

(3) 辉光放电产生分子离子实验,利用交流电始分子离子产生周期性漂移,可增强选择信号。再利用电光相位调制双边带主模混频技术,可使拍频讯号差检测灵敏度提升达两个数量级以上。

(4) 建构国内各大学中最高功率激光器,与四级放大光参量啾频放大器系统,输出纪录为10TW/20fs/10Hz

(5) 利用气体高次谐频器建构800nm/50倍频之XUV光谱超子外激发光源。

(6) 利用金刚石配合表面电浆共振现象,配合单一偶极矩单次激发形成单光子辐射,作为次世代量子通信光源。

(7) 利用1064nm1550nm双稳光源配合固体拍频介质差频产生紫外光源。

(8) 利用SLM进行控制光输出讯号时域波型,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截面积大小为12mmx12mmSLM (共有256x256 pixels),配合SHG-FROG系统可进行时析光谱分析术。

四级放大光参量啾频放大器激光系统 光子减速激光冷却实验系统

 

中国科学院参访纪要─苏州纳米技术及纳米仿生研究所

曾雪峰助理教授)

         这次所有的访问单位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苏州纳米仿生所。我们的杨团长和仿生所杨辉所长是非常熟的好朋友,在杨辉所长还在半导体所时就认识了。感谢杨团长的牵线,让我们有机会到苏州纳米仿生所来。

 

         苏州纳米仿生所是中国科学院在江苏的第五个所。模仿自然界做一些生物的器件。至于是做什么,还在研究讨论。刚在今年春节搬进来,目前在世界招聘人才,其中包括七百个事业编制。目前已经有:14个研究员、22个副研究员、以及大约10个助理研究员。

 

         苏州纳米仿生所是由大陆中科院、江苏省、苏州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共同出资建设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建设费用共计4.27亿人民币,占地面积约100亩,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位于风景秀丽的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教区内。其科研目标乃是:通过前沿学科的交叉,将纳米科技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紧密结合。主要的研发领域方向包括:纳米器件及相关材料、纳米仿生技术与纳米医学、纳米仿生技术、以及纳米安全技术。

 

         大陆许多大学的教授团队,多为本土本校所培养出来的。比起来,苏州纳米仿生所则多为出国回来的学者,可以感觉得出其团队的氛围不太一样。例如,有一个女性学者边教授,就是到德国作博士后研究,刚刚回来不久的。据说在纳米仿生所三年内达到鼓励30%流动,以增进学术交流与提升水平。以前薪资和台湾相差太多,交流不易。现在大陆薪资已有提升,以后交流应该会越来越容易。再加上两岸若直航,苏州到台北总共大约六小时可到。

 

         在苏州这里做研究相对于大陆其它地方,环境很不错,应该是蛮享受的。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在环境这么好的所在,怎么能找到这么一大块空地来盖科研园区呢?打听之下才知:原来这个苏州科研区原先是农田,去年把农民迁至附近新盖的大批公寓式建筑,然后田地变成科学园区。农民一户分到2-3间房子,自己住一间,还有两间可出租,因此农民大多很高兴。至于没有农地耕作,去哪挣钱?他们大多骑电瓶车(电动摩托车)来科学园区做服务、打扫等工作。目前刚刚成立两年多,仍缺小学等设施。在上海无锡也有开发类似这里的科研区。而大陆其它地区的优秀学生,并不太了解这里的发展,因此不愿意来。

 

         我个人觉得:大陆经济正在起飞,而且感觉学生也很积极,有好的设备当然对研究成果有很大的帮助,但还有许多其它的因素。台湾是一个小岛,这点事实要认知清楚,小本生意才有竞争力,不应想硬碰硬,应选择适当的研发方向,配合台湾的情况发展,我觉得台湾还是有许多长处可以发挥的!

 

         有一个教授告诉我:大陆最近转型很快,他觉得目前大陆学生的优点是:素质、基本训练都还不错。而缺点是:做事不够尽心。如果学生要出国进修,他会勉励学生:做事尽心一点。我想,这番勉励对台湾学生也是很好的劝勉。

 

苏州纳米仿生所的周围 在仿生所前的合影
从仿生所远眺附近的新建筑,多为农户搬迁户所居住

 

苏州大学参访纪要薄膜材料重点实验室

冯哲川教授)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中国“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1952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目前,拥有各类在校生约50000人(其中研究生12100人、本科生21000人,成人学历教育10000人):教职工41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1300人。

 

苏州大学现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8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204个硕士点,本科专业101个,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点、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个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已发展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薄膜材料重点实验室简介

(Key Laboratory of Thin Films, Jiangsu,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China

网址:www.suda.edu.cn, 电话:0512-65112597 传真:0512-65112597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1号,苏州大学薄膜材料重点实验室,邮编:215006

 

苏州大学江苏省薄膜材料重点实验室于1997年正式成立,主要从事薄膜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的基础性研究,并积极开它在各方面应用的关键技术和工艺,是江苏省功能薄膜材料研究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沈明荣教授。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

1)微电子、光电子和磁电子薄膜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如多孔硅基低介电常数薄膜;高介电常数铁电薄膜;半金属巨磁电阻薄膜;硅基和氧化锌发光薄膜;铁电、磁多层薄膜等。

2)用于薄膜材料沉积的新型等离子体源。如微波ECR等离子体沉积系统;双频RF-CCP/ICP沉积系统;并列式天线大面积等离子体源等。

3)薄膜沉积和刻蚀过程和机理研究。如放电等离子体中的各种反应基团的行为和分布;薄膜沉积,团蔟、纳米颗粒的形成机理;器壁对基团和材料合成的效应等。

 

经过近10年的建设和运行,实验室拥有了多种薄膜材料制备设备,如微波ECR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双频RF-CCP/ICP化学气相沉积系统、多靶磁控溅射系统、脉冲激光沉积系统、双离子束溅射系统等。实验室还拥有多种薄膜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检测仪器,如大功率XRD、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吸收谱仪、荧光光谱仪、振动样品磁强计、阻抗测试分析仪、表面轮廓仪、磁电阻低温测试台等。实验室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江苏省各类基金近百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的奖励7项。近年来平均每年发表SCIEI收录论文约50篇。在金属颗粒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光学和电磁性质、微波ECR等离子体沉积薄膜材料等方面均开展了有显著特色的工作 。

 

实验室招收和培养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等离子体物理专业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

 

实验室目前有固定人员21人,其中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16人。已形成了一支有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以年轻博士为主体的、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凝聚力强的队伍。相关的主要研究人员(having met us)有:

 

宁兆元教授。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分会理事,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优秀博士生导师,‘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编委,1997-2004年任江苏省薄膜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美国Wisconsin大学,Georgia Tech和苏州大学工作。主持过多项“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获得过中科院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苏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相当部分为SCIEI所收录。近年来,主要研究低介电常数薄膜、沉积薄膜的微波和射频等离子体源。

 

沈明荣教授。现任薄膜材料实验室主任。1997年获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理学博士学位。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曾首次在国际上使用“化学液相法”合成类金刚石和碳氮薄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三年来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脉冲激光沉积和溶胶凝胶法制备铁电多层膜,已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并有多篇论文发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 上。曾先后应邀赴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学术访问两年。

 

吴雪梅教授。198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1991年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获得硕士学位,2002年在苏州大学获博士学位。一直从事薄膜材料的制备、分析及测试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3项。已在SCIEI 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目前专注于硅基发光薄膜,氧化锌稀磁半导体薄膜的研究。多篇研究结果发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Thin solid films上。

 

叶超副教授。1986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物理系,2005年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总实验室主任。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工作。主要从事低介电常数材料与氮化硅薄膜等微电子材料、微波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材料加工技术、以及非均匀体系介电性质的研究工作,获得2000年度苏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a-C:F低介电常数薄膜沉积与介电性质研究”获得2002年度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奖。在Appl Phys Lett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篇,大部分为SCIEI所收录。

 

辛煜副教授。2002年在苏州大学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在南京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持过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参加并主持863-804主题子项目。获得过苏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委自制仪器评比二等奖。主要进行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功能薄膜材料沉积和刻蚀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篇,大部分为SCIEI所收录。

 

实验室部分固定人员

 

         台湾大学光电所教授等人已与上述苏州大学薄膜材料重点实验室之教授讨论并在硅基光电,ZnOSiC,铁电材料以及相关材料领域建立合作研究

 

         访问结束时,我们顺便参访了苏州大学校园内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东吴大学旧址,访问团中,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大学部的成员,格外多了几分感触

 

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研究成果专栏

 

Silicon waveguide sidewall smoothing by KrF excimer laser reformation

Shih-Che Hung and Prof. Ching-Fuh Lin

Graduate Institute of Phot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台湾大学光电所林清富教授

  Silicon photonics has been an active research field of integrated optics, where low-cost, compact, and integrated optical components are dedicatedly pursued. Compact, small-core waveguides, however, suffers from excessive scattering loss due to the sidewall roughness, which prohibits building dense integrated optoelectronic circuits.

 

  Many efforts are devoted to sidewall smoothing of Si waveguides to reduce the scattering loss, including hydrogen annealing, dry oxidation, wet chemical etching, and so on. However, methods using high temperature have a thermal budget constraint on the pre-built electronics. Oxidation methods have low capability of reducing large roughness. Developing a technique capable of optoelectronic integration and high capability of roughness reduction for compact, integrated, and high performance Si waveguides has been a challenging goal.

The principle of laser reformation for smooth Si waveguides is to melt the sidewall by a high energy laser pulse at an incident angle, as illustrated in Fig. 1. The molten Si of the sidewall reforms due to the surface tension and hence gives the name of this technique. In this technique, the quantity of energy absorbed by silicon from excimer laser highly depends on the incident angle of the laser beam due to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 of this electromagnetic wave at interface. In order to selectively exposure sidewall rather than top surface and substrate, the incoming laser beam is designated to illuminate on the Si ridge at a greatly inclined angle. This configuration allows laser to mainly melt the sidewall at a suitable energy density.

 

  The as-etched Si surface has a RMS roughness of 14 nm, as shown in Fig. 2 (left). As shown in this figure, the highest protrusion on the as-etched surface even exceeds 100 nm. Laser illumination with an energy density of 1.4 J/cm2 is applied at normal incidence. By one shot of laser pulse, the RMS roughness of the laser-reformed surface reduces to 0.28 nm. By 5 shots of laser pulses, the RMS roughness reduces to 0.24 nm. The AFM photo of Si surface illuminated by 5 shots is shown in Fig. 2 (right). Such a high roughness reduction is due to surface tension which enables the surface area to be the minimum by nature.

 

  AFM measurement shows the RMS roughness is reduced from 14 nm to 0.24 nm. Scattering loss of waveguides with such a small sidewall roughness is calculated to be 0.033 dB/cm. Compared to other processes like hydrogen annealing, dry oxidation and wet chemical etching, the laser reformation technique shows unique capabilities of flattening protrusions as high as 100 nm and of selective exposure. Good surface quality investigated from the MWPCD measurements also supports the laser-reformation method to fabricate optoelectronic devices.

 

Fig. 1.  The homogenizer and projection lens setup of KrF excimer laser.

Fig. 2.  AFM scans of the as-etched surface (left) and the surface after laser illumination by 5 shots of laser pulses with energy density of 1.4 J/cm2 (right).

 

光电要闻

 

— 数据提供:影像显示光电科技特色人才培育中心.影像显示科技知识平台 —

— 整理:林晃岩教授、陈冠宇 —

 

杜比/SIM2发布高亮度、高动态对比的46吋液晶电视

     美国杜比实验室(Dolby Laboratories)发布了亮度为4000cd/m2以上的46吋高动态对比(High Dynamic RangeHDR)液晶电视样机。该液晶电视系与意大利高级视听产品厂商SIM2公司共同开发。

 

     液晶面板的画素数为1920×1080,支援HDTV 1080P;宽高比为169;画面亮度均匀性为95%以上;对比为无限大(因为LED背光可以全开或全暗)。液晶面板的背照灯组件采用1838LED,传统的局部调光(local dimming)LED背光一般分为64128区;但这个样品可独立控制每一个LED,也就是说可达到1838区独立调光。背光使用CREE公司所制的白光LEDNTSC92%,单颗最大电流达48mA,把1838颗组合起来需要约2000W的电;散热将会是这个样品若要量产化的一大考验。

 

     为了调整背照灯组件亮度,配备有16bit LED调光电路,用于调光控制的复杂算法处理是由杜比公司开发,采用美国赛灵思(Xilinx)的FPGA芯片实现。目前通常的影像显示内容为8-bit的取像内容,无法完全显示本样品的能耐;杜比实验室也开发了高对比取像的相关技术,可以展现本样品的优点,未来若要推广本产品,应思考如何将高对比取像技术与一般的照、录相技术结合。

 

 

 

中文新闻:
http://big5.nikkeibp.co.jp/china/news/flat/pr_flat200804070120.html

 

英文新闻:

http://displaydaily.com/2008/04/02/dolbysim2-show-off-46-hdr-lcd-tv/

 

原厂发布新闻:

http://investor.dolby.com/ReleaseDetail.cfm?ReleaseID=302440

 

 

 

健康小站

 

吃醋可以治疗喉咙痛?!

有此一说:

听说喝醋健康多多,特别是自己酿造的梅子醋〈以工研食用醋加梅子酿造〉,不要稀释直接喝2030cc可以治疗喉咙痛、感冒。这样的醋应该是强酸吧,真的不伤肠胃及喉咙吗?会不会容易造成食道受伤呢?

 

KingNet 回答
高雄长庚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苏志英医师

补充维他命C是不错的,但浓度太高的醋或醋酸有可能灼伤食道、胃肠,严重可能引起溃疡,在喉咙痛的情形,浓度太高的醋刺激下会不舒服,更别提有治疗喉痛的效果!偏方害人,若「非喝不可」一定要稀释充当「补充」维他命C吧!

贺元中医联合诊所主治医师 吴忠儒中医师

醋以酿造醋质量最好,本草备要记载醋有『开胃气,散水气,散瘀解毒,下气消食』的功用。

适量的醋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以醋含着嗽口可治疗喉咙痛或口舌生疮(嘴破),一般感冒只有喉咙痛,醋有缓解症状的疗效。但若有其它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流鼻水、打喷嚏、鼻塞、咳嗽就没有用。

若酸碱以味觉来区分

酸:指具有酸味的物质
碱:指具有苦涩味的物质
所以醋的酸,应是指味觉的酸,并不是指PH值小于7的那种酸性

虽然「醋」在化学上是属酸性的没错!但我要强调的是,醋的酸性,一般所指的是味觉上的酸,不是指PH小于7的那种酸碱性。就好像酸梅是酸的一样,虽然醋的ph值在34左右,水果醋酸度约12%左右,调味食用醋的酸度较高,约35%。一般人直接喝2030cc不会灼伤食道,但若肠胃不好,就不能吃那么多喔!

醋质量的好坏,也关系到疗效及健康,文章一开始我就说『醋以酿造醋质量最好』,有些非天然酿造醋,如化学醋 、酒精醋等只能当调味用,不能拿来药用喔。

由于食物的酸或碱,并不是以吃起来的口感来决定的,而是经由
人体消化、代谢后,所产生的酸性或碱性物质来决定,这跟食物所含的矿物质种类及多少有关。

一般来说含硫、磷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呈现酸性
    含钠、钾、钙、镁较多的食物,呈碱性

由于醋所含的矿物质很少,所以醋进入
人体后的酸碱值应是偏向中性或弱碱性,不稀释直接喝2030cc的醋,并不会因为醋的酸度伤害食道及喉咙,但醋会促进胃酸分泌,因此十二指肠溃疡的人不适宜吃太多的醋。

 

本文由【KingNet 国家网络医院】提供

 

版权所有   国立台湾大学电机信息学院光电工程学研究所   http://gipo.ntu.edu.tw/

欢迎转载   但请注明出处   http://gipo.ntu.edu.tw/monthly.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