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人:杨志忠所长 编辑委员:蔡睿哲教授 主编:林筱文 发行日期:2007.04.01 |
|||||||||||||||
「北北区影像显示科技人才培育电子报」2007年第二期出刊啰~ 「北北区影像显示科技人才培育电子报」2007年第二期热腾腾出炉啰!想知道影像显示光电科技人才培育中心的最新消息与活动讯息吗?欢迎踊跃点览~ 光电所诚征所长候选人启事: 一、台湾大学光电工程学研究所新任(第六任)所长起聘日期为本(2007)年8月1日,任期三年,特公开征求所长候选人。 二、候选人应具下列条件: (一) 具光电工程相关领域之研究专长。 (二) 具教授资格。 (三) 现职如非本校教授,则须同时申请台大光电所教职。 三、申请数据: (一) 意愿书。 (二) 个人履历资料:含学经历数据、著作目录。 (三) 对本所教学与研究等发展相关之意见一至二页。 四、收件截止日期:2007年4月27日(星期五)下午5时前将申请数据寄达或传送至台北市106-17罗斯福路四段一号国立 台湾大学光电所办公室「台大光电所所长推荐委员会」收。 五、联络方式 电话:02-23677462、传真:02-23677467 E-Mail:eoe@cc.ee.ntu.edu.tw 六、相关数据,请查询台大光电所网页(网址:http://eoe.ntu.edu.tw) 光电所与莫斯科科技大学电子系(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Moscow Stat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Radio Engineering, Electronics and Automation)签订学术交流合作备忘录 在本所彭隆瀚教授大力推动及协助下,光电所与莫斯科科技大学电子系(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Moscow Stat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Radio Engineering, Electronics and Automation)签订之学术交流合作备忘录,已于一月下旬送电资学院核备,并于2007年2月间以航空邮件传递方式完成签约;本合作备忘录主要规划双方学术教学及研究之合作交换计划。 本所4月份演讲公告:
|
|||||||||||||||
3月份「光电论坛」演讲花絮
3月份光电所演讲花絮
|
|||||||||||||||
|
|||||||||||||||
~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博士生交流活动计划 系列报导~
【第一届台湾大学—首尔大学光电子材料与组件研究生交流学术研讨会】 (时间:2006年11月19日至24日;地点:韩国首尔国立大学) 【之五】 撰文:光电所博士班学生林皓武 第一届台湾大学-首尔大学光电子材料与组件研究生交流学术研讨会甫于2006年11月20日至11月24日于韩国首尔大学举行。此次交流活动皆为双方第一次举办此类的研讨会,该研讨会以双方研究生为主,我们必须自己设计协商会议举行方式,同时双方各派代表主持会议,会议发表人也都是以研究生为主。 首尔大学参与此次交流活动的教授与学生们皆热心地招待与打理我们在韩国这几天的行程与食宿。在研讨会与会外活动上,也大方地与我们交换专业与业余方面的意见。其中还认识了几位与我一样喜欢摄影的韩国同学,大家在讨论专业课题外,也交换了大量摄影上的技巧、器材心得,畅谈甚欢。 此次会议的内容,分成六部分: (一)氮化物, (二)奈米结构, (三)发光组件, (四)有机发光组件, (五)波导与非线性光学, (六)砷化铟镓半导体。 在三十分钟的口头报告中,内容包含介绍自己实验室与个人研究题目。由于对双方的研究生而言,大多数人是第一次发表如此长的英文口头报告,除了发表自己学术研究上的成果外,还兼需简介自己所属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与贡献,大家都以紧张、谨慎的态度准备并完成此次的演讲。我个人的工作包括主持OLED 第一个section以及在OLED第二个section中给一个演讲。OLED section中,首尔大学与台湾大学学生发表的内容包含: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接口特性、磷光有机发光组件、有机紫外光侦测器、有机薄膜 激光、有机组件的数值仿真、有机白光二极管等,可谓兼具深度及广度。与会学生中,虽然研究背景不尽相同,很多是专攻于无机半导体,但是大家都能勇于提出问题,互相切磋。会议结束后紧接着是韩国大型实验室的参访,包括首尔大学内的OLED中心、ISRC (Inter-university semiconductor research center)与位于首尔郊区的KANC (Korea Advanced Nano Fab Center)。此次参访让我们体验到韩国的研究环境以及研究精神。首尔大学的OLED中心与台湾大学的有机半导体相关实验室比较起来,我觉得他们更贴近于业界,或许跟韩国业界与学界互动密切有关。在一般薄膜沈积与组件特性量测方面,跟台湾大学实验室的设备差不多。但是他们如生产线般的cluster chambers与量测组件lifetime的设备是在台大没有的,也让我们耳目一新。该实验室虽然非等级很高的无尘室,但在一个共享实验室上(该实验室开放给其它大学与业界使用),里面能维持得非常清洁、实验设备也整理的井然有序,也是我们能学习的地方。 虽然为了准备本次交流活动,大家的心情都是兢兢业业、紧张且兴奋,但是结果却是非常丰硕。在四天学术思考、文化风俗、语言沟通的冲击下,大家都以满载而归的心情回国,但也踏出了我们研究生国际观的第一步。 在这次交流活动中,有两次谈话内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其中一个是在讨论到大家出国开研讨会或是参观等,我发现首尔大学的学生有非常多的机会能到国外去开开眼界,并且与同领域的其它研究者互动,甚至硕士班的学生们都有两次以上的出国开会经验。我觉得在台湾大学迈向国际化一流大学的路上,学校应该要更支持、鼓励研究生与国外学者交流。另外一个重要的讯息是,他们说一般电机相关领域研究生毕业后都能直接进入三星、LG等大公司上班,但是这些大公司的上班时间往往一个星期达到100小时左右。虽然这么长的工作时间并不一定完全是我们要学习的模范,但是韩国企业这股拼劲,也让我非常佩服。 这次交流活动能够顺利完成,要归功于同行的三位教授:杨志忠所长、黄升龙副所长以及李允立教授在会议上、生活上辛苦地指导我们,此外,也要感谢光电所办公室林筱文小姐在事前帮我们代表团做的完善准备,还有陈正言团长的带领与跟首尔大学代表的交涉协商。虽然这次只是第一届的交流活动,但我认为这次的活动对在台湾攻读学位的研究生是相当有意义的,对我们的脑力、交流沟通的激荡更胜于参加一般国际研讨会。希望这类的活动能够常常举办,让所上的学弟妹也能开开眼界,交流学习。
【之六】 撰文:光电所博士班学生唐宗毅 2006年11月19日,由台大光电所与首尔大学相关系所共同举办的交流活动正式展开,在经过总共为期四天的活动之后,我真的深感幸运能够参加此一活动。在这次与韩国首尔大学的交流活动中,我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事物并且学习到许多宝贵的经验。首先是体验到韩国文化的发展以及科技上的进步,除此之外,也与同行的老师和同学交换此行的感想,这对于一向各自忙碌于各自研究的我们来说,也是相当特别的经验。 在这几天的活动当中,参加此活动的韩国学生们都非常热情好客地招待我们。在交通、餐点以及会议规划的安排上,都可以体会到他们细心周到的考量。在会议之外的参访行程当中,她们也都相当大方的与我们交换各种心得,话题从彼此研究的主题开始,到语言、风俗、历史、政治、经济、食物、交通等各方面。在这些交流当中,我们了解到虽然彼此生长的环境不同,但其实彼此都有着类似的理想,价值观也相去不远。 此次会议的内容,大约可以分成六部分:(一)氮化物的成长、量测、分析,(二)奈米结构的成长、量测、分析,(三)发光组件,(四)有机发光二极管,(五)波导与非线性光学,(六)砷化铟镓半导体。我的报告是第一篇报告的论文,报告的内容主要在介绍实验室研究的主题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报告时心情十分兴奋且紧张,所幸十分顺利的完成了整个报告的过程,这是我做过最长的英文口头报告,时间总共约为三十分钟,我想这是一次很宝贵的经验。在韩国同学的报告中,有两篇尹教授的学生所报告的文章令我十分感兴趣,都是氮化物相关材料的研究。在第一篇金同学报告的内容当中,提到制作百分之七十铟浓度的发光二极管,在第二篇报告中,使用新的氮原子源来成长氮化镓,我想这些都是相当有潜力的研究,而我也在演讲之外与他们进行一些磊晶上心得的交换。并且在一篇由一位吴同学报告的论文中,使用聚焦式离子束来做铟奈米线的磊晶。由于在台湾时本实验室内开始有同学尝试使用聚焦式离子束来制备穿透式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因此在此方面也特别与吴同学讨论一些在制作上难度较高的样品,希望此些心得在回国后能对本实验室从事相关研究的技术有所帮助。 在星期三时我们参观了首尔大学内的ISRC (Inter-university semiconductor research center)。特点是它具有整个LED产业从上游磊晶到下游封装所需的仪器设备,是一个整合性的中心。另外也参观了KANC (Korea Advanced Nano Fab Center),同样也是在该建筑内,具有相当多磊晶、制程、封装等设备。反观台大,许多仪器设备在质和量上都略嫌不足,而且整合的情况也较差。而有一点也和台湾情况较不一样的是,在该些机构内有许多昂贵的仪器设备是由许多大公司,如三星和LG所捐赠的,而在询问过同行首尔大学的学生之后,她们表示毕业之后会有很大比例的学生可以直接到这些大公司中工作,我想这些都表示出在韩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紧密的关系。 由于时间不多,此次韩国行无法前往一些郊区的著名景点去体会深秋韩国的自然景观,但是首尔大学内的景色以及首尔市的街景也已足够让我们感受到与台北大异其趣的景色。由于时值秋末冬初,黄色以及红色的枫叶搭衬着少数的绿叶,数十棵如此美丽的路树将首尔大学点缀得非常富有诗意。一阵寒风吹过,虽然让人感受到在台湾鲜少感受到的寒意,但是接下来五颜六色纷纷落下的落叶却让人忘了寒冷。而我们在首尔市内的参观行程主要是沿着清溪川步行到仁寺洞以及明洞,参观许多有着韩国传统工艺品的商店以及卖场。清溪川虽然只是一条小溪,但是却相当清澈,沿途各种富有变化的造景也在首都惯有的忙碌中增添了一点缓和的气息。根据我的观察,韩国传统手工艺品主要包括传统服饰、木雕、水晶等等,带有此些特色的相关商品更是成为观光客的最爱,例如传统服饰的娃娃、木雕面具、水晶吊饰等等。而在卖场里有许多食品,最能代表韩国的食品就属泡菜了。在首尔市的街上刚好碰到有制作泡菜的活动,街上的一角被堆积如山的泡菜所占据,数十位韩国的妇女忙碌地在处理这些泡菜,相当特别。而除了泡菜之外,辣椒酱以及海苔也是相当的有名。 而除了与韩国方面交流之外,此次行动也提供了我们光电所内几个学生代表之间交流的机会。在平时大家各自彼此忙碌于彼此的研究,唯一有交集之处大概也只有每周一次的专题讨论,但其实彼此交流仍相当有限。当我们观察比较韩国与台湾在各方面不同的同时,借着互相的讨论,不仅能够互相了解,甚至更能激荡出更多的想法,我认为这反而是这趟行程中始料未及但却相当重要的收获。聊聊彼此的研究、生涯规划甚至是人生观,可以发现其实周遭就有许多优秀的同学值得我们在各方面去向他们学习。 而这次能够如此顺利完成整个交流活动,有许多需要感谢的人。同行的三位老师:杨所长、黄副所长以及李允立老师,都十分辛苦的陪同我们完成这次的交流活动,除此之外,陈正言学长以及光电所办公室的筱文小姐在事前的准备上更是投入了许多的心力。而此次学校在经费上的赞助更是促成此行最重要的原因。虽然这次只是第一届的交流活动,但我认为这次的活动是相当有意义的,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继续的举办下去。我相信以后若有同学或学弟妹能够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一定也会与我有相同的感觉,在这样的活动中满载而归。
|
|||||||||||||||
Electroluminescence from zinc oxide nanoparticles/organic nanocomposites Professor Ching-Fuh Lin Graduate Institute of Electro-Opt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台湾大学光电所林清富教授 Zinc oxide (ZnO) is attractive for optoelectronics applications due to its wide bandgap and high exciton binding energy. Most ongoing works for ZnO-based electroluminescence (EL) devices involve the epitaxial growth of ZnO thin film by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Here we employ ZnO nanoparticles to prepare an inorganic-organic nanocomposite film by spin-coating method, and achieve ultraviolet-blue EL emission. The hybrid nanocomposite film is composed of ZnO nanoparticles, N,N’–diphenyl-N,N’–bis(3-methyl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 (TPD) and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Utilizing the fact that the solubility of ZnO nanoparticle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PD: PMMA, we investigate the phase-segregation between TPD: PMMA and the ZnO nanoparticles upon spin-coating. With proper parameters for phase segregation, the ZnO nanoparticles and the TPD: PMMA, the organic hole-transporting layer,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layers. The hybrid nanocomposite with phase-segregation is then sandwiched between indium tin oxide (ITO) and aluminum (Al) electrode. Holes are injected from the ITO contact into the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of the TPD matrix, and are transported towards the valance band of the ZnO nanoparticles. Similarly, electrons are injected from the Al cathode to the conduction band of the ZnO nanoparticles. Thus our ZnO-based device exhibits defect-free emission, as shown in Figures 1 and 2. The narrow emission peak at 392 nm well corresponds to the ZnO bandgap energy. The phase-segregation condition enhances electron and hole recombination in the ZnO nanoparticles and also the emission. Our method has the prominent advantage of lowering the fabrication cost of ZnO–based devices.
Generation of tunable blue/green light using ZnO:PPLN crystal fiber by self-cascaded second order nonlinearity Professor Sheng-Lung Huang’s Group Graduate Institute of Electro-Opt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e-mail) slhuang@cc.ee.ntu.edu.tw 台湾大学光电所黄升龙教授研究群 Blue/green light sources are desired for many applications, such as projection televisio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underwater communication,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Many approaches have been attem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tunable blue/green coherent light sources. A novel self-cascaded first-order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SHG) and third-order sum frequency generation (SFG) in a ZnO:PPLN crystal fiber was proposed. This cascaded process is similar to c 3 process, so the third-harmonics can be generated using this scheme. The simulated SHG and self-cascaded SHG + SFG efficiencies are shown in Fig. 1. A PPLNCF with a pitch of 15.45 mm was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Its cross section after etched by HF solution is shown in Fig. 2(a). At this domain pitch, the SHG signal and its fundamental signal at 1423.9 nm can satisfy the third-order SFG quasi-phase matching (QPM) condition. The measured SHG power at 714.2 nm was 12.25 mW under 100-mW input power, and the effective nonlinear coefficient achieved was 25.3 pm/V. The self-cascaded SHG + SFG power measured at 477.1 nm was about 700 mW under 350-mW input power. The maximum internal efficiency of the SHG is 14.84%. The tuning range of the self-cascaded SHG and SFG generated tunable blue-green light was more than 40 nm. When the input laser was tuned from 1414 nm to 1545 nm, the self-cascaded SHG + SFG generated tunable blue-green light was from 471.3 to 515 nm as shown in Fig. 2(b). The maximum simulated 3-dB bandwidth achieved using a gradient-period QPM structure is 196 nm, which is from 1476 nm to 1672 nm. This work has been collaborated with Dr. A. H. Kung’s group at the Institute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Sciences, Academia Sinica.
|
|||||||||||||||
|
|||||||||||||||
光电集成实验室(Integrated Photonics Laboratory)---黄鼎伟教授 黄鼎伟教授研究领域: 1. 光电集成组件与系统 (Integrated Photonic Devices and Systems) 2. 显示科技:色彩科学与影像品质研究 (Display Technology: Color Science and Image Quality) 3. 照明应用 (Lighting Applications) 一、概要 本实验室之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领域—光电集成组件与系统、显示科技与照明应用。本实验室采用 BeamPROP、Fullwave、LightTools 等电磁波与光学仿真软件进行组件与系统之设计与分析;硬件方面配备有气浮式光学桌、可见光红光激光、近红外光波长可调激光、光功率计、显微镜、可见光谱仪、近红外光光谱仪、计算机与高精度六轴电控平台等设备。 二、目前研究课题 (1) 光电集成组件与系统 (Integrated Photonic Devices and Systems) 采用 Silicon on Insulator (SOI) 晶圆为基板,设计并制作出横截面小于400nm x 400nm、波导弯曲半径小于 40 μm 之微小型硅光波导组件,在光通讯系统中扮演光讯号处理之角色。相较传统弱局限波导,其总体尺寸可缩小100倍以上。研究项目包含低损耗硅光电波导线 (Silicon photonic wires)、光纤与微小型硅波导之最佳耦合结构设计、微小型波导数组光栅组件 (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AWG)、微小型极化分离器 (Polarization splitter)等。另外,硅光波导结构上制作MOSFET 结构,并以电讯号对载子浓度进行调制,可制作微小型高速硅光调制器 (Silicon optical modulator) 与光开关 (Optical switch)。若进一步在SOI晶圆上整合驱动电路、硅光侦测二极管、搭配外部封装之 激光二极管,形成光电整合IC,可用于制作微小型光通讯传接模块 (Transceiver module)。 (2) 显示科技:色彩科学与影像品质研究 (Display Technology: Color Science and Image Quality) 以人眼对所见影像的认知 (视知觉,Visual perception) 为出发点,研究人眼对显示器所显示之动态与静态影像之色彩与影像品质的偏好,此研究结果可应用于提升显示器的影像品质。此研究包含人眼喜好色 (Preferred color)、人眼对于经过量化 (Quantization) 后的色彩空间 (Color space) 之影像品质的鉴别、利用头戴式视线追踪器 (Eye tracking) 研究人眼凝视 (Eye gaze) 习性与影像品质鉴别之关系、用于提升影像品质之影像处理算法、灰阶影像最佳化自动着色等。 (3) 照明应用 (Lighting Applications) 利用固态光源组件,进行照明应用研究。包含固态照明灯具之设计制作、固态照明灯具之色彩照度之自动校正、依使用需求进行动态变化之情境照明技术、用于治疗用途之照明技术、手术中于术野局部照明光源之研究等。
|
|||||||||||||||
剩余(过期)药品如何回收处理?
有此一问: 请问目前台湾有没有回收点,回收民众平日看诊没有吃完的药品?因为我有存放很多看病后之吃剩的药,想要丢掉,但不知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KingNet 家庭医学科医师回答: 目前台湾有没有回收民众平日看诊没有吃完的药品?或许可如同管制药品局将过期管制药销毁方式,磨成粉加水倒掉。建议网友:通常医师会建议吃几天药就是依据病程疗程,勿自行停药或逛医院拿更多不必要的药。 过期药物应如何处理?这是一个有趣,而且实际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几件事。 第一,药物接触人体的方式有几种,有口服,有吸入,有由黏膜(如阴道或肛门),有皮肤(贴片或是药膏)等方式。 第二,口服药物如何造成伤害,造成口、食道、消化道,肝脏与肾脏(代谢)等伤害。这类药品,通常具有腐蚀性,或者其代谢产物具有肝脏或肾脏毒性。既然可以口服,代表腐蚀性低,至于肝肾毒性,则因药物而异。 第三,吸入性药物如何伤害,口、鼻,气管与肺部。同样这类药物必然具有刺激性或腐蚀性。 第四,过期药物多半是少数,也许有人会储量到一个月到数个月,那些量仍然是很少。溶于水后,其浓度相当的低,对人体的伤害,是相当的少。 第五,对环境的伤害呢?这个数据目前仍没有具体的资料,但我们若担心这个问题时,可能更要考虑的是在药厂制造药物时的中间产物,或所用到的一些缓冲剂或是调配剂等,其毒性可能是更大的。 第六,有没有必要设立回收站,集体销毁。以目前的状况,应该是不需要,除非有大量的药物,如安非他命或是FM2等,需要额外处置外,只要冲入马桶或是洗手台即可。 第七,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就像自助餐取食物一般,吃得下多少取多少。药物有一项特性,尤其是抗生素,它的治疗是讲究疗程,最好是将一个疗程完成,否则会造成抗药性,则未蒙其利先得其害。 过期药物,目前仍然建议丢弃或是冲水。更重要不要屯积药物。
本文由【KingNet 国家网络医院】提供
|
|||||||||||||||
版权所有 国立台湾大学电机信息学院光电工程学研究所 http://eoe.ntu.edu.tw/ 欢迎转载 但请注明出处 http://eoe.ntu.edu.tw/monthly.htm |